谁烧了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朗读指导

这个问题曾经被当作一个笑话来讲:

某煤老板的儿子上历史课打瞌睡,老师叫他起来问道:“圆明园是谁烧的?”

煤老板的儿子一愣,揉了揉眼睛,很委屈地回答说:“不是我烧的!”

教室里哄堂大笑。老师一气之下,罚他站到教室外面去。煤老板的儿子更觉委屈,掏出大哥大,拨通家里的电话,对他爸爸说他明明没有烧什么圆明园,老师硬要冤枉他。知子莫如父,他父亲说:“我还不知道你呀?你什么事不敢干!干脆承认算了,要多少钱我赔!”

……

结局我不用赘述,我们都知道。

2020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难160周年,我刚好要讲第四单元,里面的第三篇课文是《圆明园的毁灭》,我就先跳过了前两课,趁着这个日子,先讲了这一课。

观看纪录片

我先让学生观看了人民日报推出的视频《这是被毁前的圆明园》,孩子们在看的过程中间,就感受到了“万园之园”的气势恢弘,感受到了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的皇家园林的辉煌味道。紧接着,我有播放了如今圆明园留下来的断壁残垣,孩子们眼中的疑惑多了起来。

我们带着疑惑,逐步在课文中、在历史长河中找到了答案,我问:圆明园谁烧的?

他们义愤填膺地说:英法联军!

他们脑海里有了历史的印记,再指导朗读就轻松了。

课后第一题是这样提出的: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反复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只有读出来才能真正和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学生们说应该是悲壮的,因为在这场大火中有许多中国人民死去了;有学生说应该是愤恨的,因为英法联军掠走了我们不可估量的珍贵文物;有学生说是沉重的,因为被人欺负的感觉是沉重的……

是啊,我们被侵略了,因为当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造成了国将不国,我们应该悲愤。可圆明园的价值所在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精华,我们难道不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学生们这才明白,感情可以在一篇文章中根据内容的变化而不同,孩子们很快就理清思路,朗读的感觉就出来了。

读完了课文后,阅读链接是《七子之歌——澳门》、《香港》和《和平宣言》。

《七子之歌 》由现代学者、诗人闻一多先生所作,诗人以拟人的手法把被列强夺去的七处失地——台湾、广州湾、香港、澳门、威海卫、九龙、旅顺和大连比作祖国母亲的七个孩子,写出了七子对母亲的眷恋。

我播放了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部分场景,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母亲的伟大,在朗诵中把握了诗歌的整体感情。

2017年12月13日上午,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南京市80名青少年代表朗诵了用诗经体撰写的《和平宣言》。“80名青少年”寓意着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朗诵催人泪下。当学生看到视频里声情并茂的朗诵,孩子们拿起了书跃跃欲试。我给他们范读了一遍之后,他们试读的声音很大,很振奋。

突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他说:“我想站起来读!”

一个,两个;一排,两排……孩子们都拿起了书,站了起来: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

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

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

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

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

我在他们脸上看到了远方,我想到了,明天我要和他们一起背诵《少年中国说》(这一单元里的第二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烧了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