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2条文11.73至11.76讲解及天门冬的药性

当归四逆汤主症

一、血虚血循环很差,尤其是血管末梢,嘴唇惨白啦,脸色不红润。

二、体质冷,但如果身体有炎症,脉就不是冷的脉。

三、身体有条状或放射性疼痛。

另外坐骨神经痛和早上起来,身上哪里在痛,往往当归四逆汤有效。

【11.73】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复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两个主症

第一个是,高烧,大汗,这里那里在抽痛。

第二个是,拉肚子,手脚冰冷,并且怕冷。

【11.74】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逆冷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狂拉,并且手脚冰冷,四逆汤。

【11.75】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乍紧”,临床上把到这个脉,这个人的脉没力没力的,忽然有力一下,没力没力的,忽然有力一下。

标准的厥阴脉就是弦弦的,闷闷的,沉到底的,标准的厥阴脉不太会忽然有力一下,忽然有力一下的这个状态。

这个病在胸中,要用吐法,要用瓜蒂散把这个痰饮吸出来。

【8.44】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8.44条这个很标准的乌梅丸证,“病如桂枝证”,像太阳病桂枝汤证,怕风、身体软软、不舒服呀,脉比较偏浮,而没有头项强痛的问题。寸脉微浮,你想啊,胸口有一坨东西压在那边,如果你身体正气跟它相抗的话,有的时候你会觉得寸口那边哦,好像鼓出来有一坨什么东西在那里。那这种感觉他说,“胸中痞鞕”,胸口整块是闷塞闷塞的。那这个胸口整块的闷塞闷塞,这个感觉就跟乌梅丸证不一样,因为乌梅丸是一坨东西这样辣上来,就是刺刺辣辣的,但是不是整块闷塞闷塞的,就那个乌梅丸比较在中间一小块地方。那么“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这样子被闷住好像觉得被掐住不能呼吸的感觉,那种这个比较偏瓜蒂散。

【11.76】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人手脚冰冷,并且心下悸。“心下悸”不等同于“心悸”,“心下悸”是这个人的胃的地方在水肿,所以心脏在跳的时候觉得下面有顶到东西,啪嗒啪嗒那种感觉。人手脚冰冷,并且呢,是心下悸。““心下悸”是这个人的胃的地方在水肿,所以心脏在跳的时候觉得下面有顶到东西,啪嗒啪嗒那种感觉。

【7.44】  伤寒,汗出而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病人不断地有在出汗,他还是阳虚,心阳虚在出汗的。而出汗加上小便不利。那这个又出汗又小便不利的人,如果嘴巴发渴的是五苓散;如果嘴巴不渴的,代表他这边水(手示中焦)很多,那是苓桂姜甘汤。

苓桂姜甘汤跟五苓散就是这么微微的一进一退的关系,口会渴的代表这一路很多地方缺水,用五苓散把这个水引上来,苓桂姜甘汤就没有这个问题。

另外一点就是,这个不猛烈,它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蛮好用的保养药。因为现在人吃东西啊生生冷冷的,就在这个心下胃的地方有水毒湿气的人还是不少的。而这个人你说他有什么证呢?也没什么证,就平常觉得心跳的时候觉得好像撞到一下的感觉,那你就用这个方子嘛。

    心下悸还有另外一个方啊,胸痹篇有个半夏麻黄丸,那跟这个怎么分?那半夏麻黄丸是胸痹嘛,那当然多少是伴随这个胸口啊闷痛或者心绞痛。

苓桂姜甘汤就很简单,没有什么胸口绞痛闷痛的感觉。

天门冬的药性

《神农本草经》:天门冬, 味苦平。 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一名颠勒。生山谷。

天门冬是一个清凉润肺的药,但是这个药到底是有点太寒了。我们今天的人不太能够耐受天门冬的那个寒,所以如果是以天门冬治病的时候,必须那个人他有很热很热的证才会适合用到天门冬。

    比如说肺痨咳血,那个肺好像烧的要干掉一样,那个时候用天门冬可以对得上。

    有一种虚劳是可以弄到骨头里面那个磷质啊自己氧化,所以骨头摸起来是烫的。那骨蒸的时候用柴胡剂什么,青蒿柴胡鳖甲那些东西一起用,那个东西退骨蒸或者退那个肺痨的那个热的都出血了,咳血了,这个时候在生病的时候可以用天门冬。

天门冬酒是好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11.6.2条文11.73至11.76讲解及天门冬的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