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与“真相”。


生而为人,最重要的即是独立。就如胡适所说:“你们不要总在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给你的,你们先要争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然是奴隶。”独立来源于思考,思考来源于生活的经历,来源于挫折对你的打磨,来源于生命中所遇见不同的人给予自己的观念冲击。独立是,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质疑、不断重建事实和因果的过程。独立是不断推翻过去的自己,完善现在的自己的过程。这途中,也面临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类人”的过程,然后再次推翻。走过去,就是一个新的自己。

非典、吸毒卖淫女、同性恋、家暴、药家鑫......在看见中,柴静提到了许多社会事件,包括敏感话题。为什么柴静选取这些题材,因为她知道真实的力量。不管是好是坏,她都真实地揭露给读者,不是颠覆,而是客观。

人性的复杂在 看见 中充分显露,15年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在世界上引起不小的轰动。柴静在书中提过一个问题:”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张北川回答:”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在生活中,大多数老年人甚至中年人对于LGBT群体都存在偏见,包括我父母亲。我曾经无意提及这个话题。他们认为,”这些人就是精神病。”我相信,不仅仅只有我父母亲是这个想法,他们也代表了社会一部分人。即使是像我们这样思想比较开放的年轻人,90后,00后。

也有很多人对同性恋群体有异样的眼光,甚至以此作为谈资,以供消遣。事实上,他们并未去真正了解过同性恋这个群体,只是带着世俗的鄙陋和固有的偏见。而柴静的目的在于揭示真相。总有时候你会是弱者,而当你的权利被侵害时,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要支持LGBT以及弱势群体的平权运动”因为它最终指向所有人,每个人都会从平权运动中受益。”

10多年前初入央视的柴静单薄文弱,很多人说她做不了刚性的题材,但在这十年里她也经历过刚性尖锐、咄咄逼人的阶段。而现在的她落落大方,柔中带刚,新闻采访中既赋予人文情怀又立针尖血,揭示真相。很多事情,其实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界限边际。柴静总是在故事里呈现人性百态。人性会有无数种可能,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观念的人,看到的同一现象也有不同理解。所以从来没有真正的善恶,黑白,就像心理学家飞利浦金巴多做过的著名心理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一样,善恶没有分界,正反参照不同,好人也可能呈现人性之恶,坏人也有无辜之时。所以新闻的呈现不应该是一张写满观点的纸,而是一口可以填满思想的井。新闻应该做到的是观察,即书里提到的斯宾诺莎的界定:“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

真相还源自内心,只有当消除了我们心中的蒙昧,才能清晰的看见思想与真相。Sense 8 中有句台词”真正的暴行,是我们太害怕成为真实的自己的时候对自己施加的,这才是不可原谅的。”为什么我们阅读?因为要摆脱蒙昧无知,要学会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不仅仅只是看过,也不仅仅是思考,而是探求、对真实的渴望。只有看见自己,才能一点点的看见这个世界。而世界呈现的只是现象,包括每一个人在内,人类从未放下探寻的步子。可是真相呢,真相却不止一个,真相后面还包含了太多。不要害怕自我推翻、动摇,或是质疑、否定,因为这是探寻真相的必经之路。

而路的尽头在我心中也并不那么重要了,

我想探寻真相的心比真相更有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独立”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