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有关英语学习及教育方式的座谈和感悟

今天有机会和一位从互联网行业转行到教育行业从业的校长的交流,有很多的感触和收获。

他对于英语教育及教育的实质把握的很准确。英语学习的关键在于听说,语言环境的营造和孩子个性的塑造。教育的实质不在于老师个人的专业能力多强,而在于充分给予孩子表达成长的空间。

他举了自己孩子开家长会时两个老师的例子。一个数学老师逻辑思维不强、讲话会有跳跃发散的情况,性格温和,容易关注到孩子的状态和需求。另一个语文老师,原来是学心理学的,逻辑思维很强,思维清晰,条分缕析,有问题有方案,且数字罗列清楚规范,性格干练果断很有威严。他说一般的家长会希望把孩子交给第二个老师管教,但他认为那会容易让孩子形成思维定式,不利于思考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且性格容易拘谨,不利于孩子天性的发挥。所以,他希望学校把自己的孩子交给第一个老师管理,因为他认为那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我深以为然。

我们从小到大对于学校和老师的印象往往离不开一个讲话掷地有声、形象威严干练的班主任形象。我知道的班主任里十个有九个如此。印象当中上课时候每个同学都要安静整齐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能发出老师希望发出的声音以外其他的声音。天长日久下来在调皮捣蛋的孩子也变得老老实实,在古灵精怪的孩子也变得目光呆滞。几乎很少有所谓的优等生在十几年上千个小时接受老师的轮番轰炸之后还能安然无恙的突出重围,保持最初灵动活泼的本性。小学有一部分,初中又少了一部分,高中几乎就销声匿迹了,大学--基本上就成了幼儿园的状态,等着老师来照顾,不告诉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这真是一种身心发展的倒退。不知道我们的教育到底要以培养怎样的孩子为己任。

只怪是我们的老师太负责、也太用心了。教学训话样样在行,生怕一个学生太有个性影响了全班整体学习的步伐。但这种牺牲全体学生个性来保障一个安静有序的学习氛围的方式经过多年验证并不如最初预想般有效。学生往往在多年学业生涯结束后不知道自己除了遵守规则之外自己的需要和感受是什么,更不要说各行各业极其缺乏的创造力的养成。创造与一致是多么大的悖论,而传统的中国学校这种环境,注定是难以孕育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中西教育各有利弊,这我们人尽皆知。中国的教育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重视纪律,重视标准,重视排名和比较,却忽略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以及对于学生个性养成上的重视和保护。于是,才有了每年那么多关于学生抑郁、跳楼、跳桥、霸凌、啃老等等新闻的报道。最近轰动一时的新闻是北大学生弑母的新闻。一个高智商,“高情商”,在传统教育制度中得到所有老师和学生肯定的孩子最后却在众人的惊噩下有计划有预谋的杀死了自己的母亲,且躲过所有人的眼光长达三年之久才被发现。这说明我们必须要重新定义我们所谓的好学生的标准如何,不要再让这样的人间惨剧在这样的教育沃土中上演。

越来越觉得太多的体制内的、包括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们真的应该从事一下其他行业的工作,哪怕是参观活或体验一下实际工作的环境和氛围也好,不要在用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或者臆想的教育的模式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充分感受一下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转的?人们在工作中到底需要怎样的基本思维和能力是怎样的?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在生活中实践出来?怎样去学习和研究自己想要了解的学问?怎样学会沟通和互助的语言,更好的完成一个目标?而不是每天围着标准答案打转,让我们的孩子因为一个个出了校门就过时了的问题消耗大量的大脑内存和身体能量。

其实,真正懂教育的实质的人往往不见得都在教育这个行业里面。人的思维容易在日复一日的工作里格式化和体制化。虽然能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但不见得生出改变的动力和勇气。反倒是其他行业的人恰恰能够看出现行教育的弊端,一针见血的直捣要害。我很欣赏这位由互联网行业转战教育培训的校长。想来有趣的是,做老师的马云跑到互联网行业取得了成功,而做互联网的这位校长跑到教育行业里来试水,我相信他也具备成功的基础。

期间,他也与我谈到了现在家长的一些现状和需求,其中有一个视角与我不同。他说我们可以通过先去影响孩子来影响和带动家长的改变。而之前我一直同步在影响和带动孩子和家长双方面。本质相同,路径不同。但我们一致认为,孩子的成长在于家长。从来没有一种教育是只花钱就能搞定的。教育要走心,只有孩子真心的感受到父母在自己人生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参与和陪伴时,孩子才会看见并认可家长的付出。

另有关于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分辨。管理者自律并有强大的执行力,能够将任务分解达成目标。但却不见得能够指明方向,看清在本行业之外更多更深的领域之外,自己的位置。而领导者却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见识,能够多思维、多框架的看待问题,看清方向。知道把自己所在的航船带向什么方向。当然,也少不了眼界胸怀勇气锐气。

在传统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不敢试错,成人之后反而因为大量的错误,造成了自己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发展的滞后。而早早接触外教及英语学习的孩子,往往更加自信、敢于表达尝试自我突破。这会为孩子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早早立下基础。

他说现在孩子的危机反而不在英语的学习上,反而是因为过早的接触了西方思想的熏陶,早早就对外国的电视电影传统节日如数家珍。反倒是失去了对于我们中国文化中优秀文化的部分的传承。这是一个挺新的视角。想想未来的孩子是要与国际接轨,更多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可到了那时,当我们说着流利的外语,对外国的传统信手拈来,而外国的朋友们问起我们和中国有关的历史文化传统典故,我们却莫衷一是的时候,那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要知道作为中国人,我们的根基是学好自己的文化,这才是我们走向世界的基础。舍本逐末,这也许才是需要我们作为家长或者教师们更要警惕的问题。

图片发自App

不管怎样,注重英语学习的听说练习,注重孩子的语言环境的营造,注重孩子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注重孩子品格品质的塑造,总归是在用心都不为过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场有关英语学习及教育方式的座谈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