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失手的真正原因或许是因为没有等到那个人!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一直以来都被做为一个悲壮的英勇举动为世所传颂,在当时燕国处于岌岌可危的情况之下,选择直接袭击对手最高统帅的“斩首行动”,其策划者燕太子丹也不失为胆略过人。

现在关于这次大胆的军事行动失败的原因,几乎所有的结论都认定是荆轲临阵之时出了纰漏,没有及时抓到那把见血封喉的匕首,才会功亏一篑。其实这当中可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被人们忽略了,在燕太子丹找到荆轲议定这个冒险计划的时候,荆轲的角色并不是单纯的作为一个刺客而出现的,据司马迁的考证,荆卿“好读书击剑”,“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也就是说,荆轲是一个有学问的沉稳之士,决非一介山野莽夫,在刺秦王之前是否操过杀人的营生,历史上是毫无记载的。《战国策。燕策》中的相关记载也说明,荆轲根本就不是一个擅长打斗的武士。

燕太子丹首先找到的是田光,田光因年老力衰,杀不动了,才推荐了他门下的荆轲。荆轲当时就提出还要等一个能助其一臂之力的朋友共赴秦国,我们推测大概这个朋友才是荆轲计划中在秦庭之上抓匕首刺杀嬴政之人,也就是说荆轲是前敌指挥官,这个朋友才是执行刺杀任务的死士,荆轲为什么开始婉拒太子丹让他刺秦的要求,后来又一拖再拖,他就是在等一个真正的刺客,一个有能力行刺的武士。

然而可惜的是,燕太子丹虽然制定出了这个无甚疏漏的计划,牺牲了秦王恨之入骨的叛将樊于期将军的人头,再加上秦王梦寐以求的督亢地图,又重金购置了淬有剧毒的锋利匕首,可以说计划已经相当严密的时候,却犯下了心理上沉不住气的错误,一再的催促荆轲启程,甚至把一个可能荆轲根本不愿意接受的只是在市井中杀过人的小角色秦舞阳,强行组合给了荆轲,以致于后来行动的失利。原因并不在于荆轲的手慢,抢到匕首时秦王已有所防范,只勉强刺破了秦王的衣袖,而是因为按荆轲的设计,抓匕首的人应该是那个身手利落的真正刺客,而这一切的根源,则在于燕太子丹频繁的探访催促酿下的苦果,使一个足可改写历史的机会化为泡影。

东晋的谢安显然就比燕太子丹沉稳了许多,堪称是掌握了这条原则的一个大师。他隐居多年之后东山再起,第一个重大战役就是和苻坚的几十万大军打淝水之战,此战的意义自不必说,事关后晋的安定和老先生一世的清明以及证实给世人看的实力。谢安安排好子侄们阵前迎敌之后,自己和老朋友张玄则在后方摆开了棋盘,神色间好像根本没有打仗这回事,期间也没过问过战争的进展情况。突然间战报送达,赢了,谢老先生兴奋的跨过门槛的时候把脚上的木屐的齿也碰断了,就急着跑出去看战果,嘴上还慢吞吞地说:“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荆轲刺秦王失手的真正原因或许是因为没有等到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