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变的外表下,抓住不变的核心,才是识人的关键 | 读东野圭吾《当时的某人》

图片发自App

2018年1月的新书,收录了东野从未发表的 8 部短篇小说。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东野的小说不管读谁翻译的版本,都很流畅。我想,这和东野重情节发展,重人物刻画有关系。东野似乎并不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长篇大论对时代的看法,对人生的感悟。对他来说,写故事就是写故事。

所以他的作品好读,因为没有赘肉。好像轻巧的羚羊从你眼前跳跃而过。而这正是我喜欢的风格。我喜欢会讲故事的人。

并不是说东野的故事就只有情节。他写的是推理小说,关键词是:动机。如果不是看透了某些层次的人生,做不到精准地把握人性,没有根本人性基础的推理小说,只是一场灾难。

可能是因为已经读了不少东野的小说,在读这 8 个故事的时候,我发现很多片段,甚至整个故事,都和他一些已经发表的长篇小说有所联系。

最典型的是《再见,爸爸》这一篇,根本就是《秘密》一书的缩写版。情节,人物设定,价值取向,完全一致。

由此可见,写作长篇小说的作家也不是一上来就写长篇的。长篇也是由短篇发展而来,短篇又是由思绪的片段发展而来。

勤写,把飘忽的思绪用文字固定化,积累,未来都是长篇小说的素材。

这本书的最后,有一篇后记,后记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摘录如下:

在每部看似转变风格的杰作之前,必定留有作家蜕变的前兆,尽管那可能只是明不见经传的一部短篇、一则段落,甚至仅仅是一句对白,也往往是作家思想的一段微缩胶卷。想真正了解一位作家,在阅读指标性的长篇之外,不妨试试他们的短篇集,或许你会惊奇地发现,作家的核心理念一直没有变。

因为理念就在那儿。

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人们总是忍不住不断重复,是强调,同时也是更深度的挖掘。在百变的外表下,抓住一个人不变的核心,才是认识此人的关键。


本文原创,曾发表于个人博客,谢绝一切转载,特此声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百变的外表下,抓住不变的核心,才是识人的关键 | 读东野圭吾《当时的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