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进击的小跳蛙
【01】
2018年10月1日,在一番深思熟虑后毅然的开启了无戒老师的365日更挑战营,那个时候正如老师所告诫鼓励和自身所想的那样,加上大家都热情高涨,所以无比的自信。
可是时间就是那样的奇妙,它就如一块试金石,慢慢的挑选出真正的金石。365天比想象的要长,每天的行动,却也比想象的要短,特别是在开始间断的进行更文后。
是的,最后我打卡失败了,虽然可以以不是败的很惨,我还在写来安慰自己,来给自己找借口让自己能够能够貌似踩了一个台阶。
失败让我发现了时间的长与短,让我懂得了坚持的力量,懂得了原来正如很多道理所说的,我们总是对于自身的自控力过于自信。坚持的力量源泉,不会是三分钟热度,而是热爱,而是不断地成就感。
365日更挑战打卡的结束,是一种解脱,却也成了永远的遗憾,失去了写作路上的一次很好的学习。
一次坚持,不单单是坚持就够了,而是需要给自己找一份责任,而是应该积极的参与当中。最重要的,还是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我一直走的太飘,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这样骗过了自己,也骗过了别人,最后承受结果的,却只能是自己。
【02】
365打卡挑战失败后,间断的更文,最长挺更长发一个月,放弃不去做,还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每天都能过的很轻松,不用去绞尽脑汁而担忧每天的内容该写些什么。
没有付出,没有回报,就是这么公平。
间断的更文,长达一个月的停更,我以为自己不会再去敲字,不会再去动笔,也不是真的喜欢写,以为这一切都被时间所试出来了--写作是不适合自己的。
事实上好像也是不适合自己。拿起笔,敲起键盘的时候,不知道写些什么,不知道到底要表达什么。
继续敲吧,从某一个模糊的点开始敲,好像要表达什么,敲着敲着五花八门的想法都钻了出来,结束后怎么看怎么看不顺眼,像四不像,不像文章,不像日记。
时间在走,生活在变,世事在变,可是内容却变的千篇一律,一样的开头,一样的过程,类似的那些文字,那些句子,最后类似的结尾,形成了一种画地为牢的写作模式,这个模式就是一座牢房。
那不是自己所想要的文字,也不是自己想要的牢房。于是看着普遍的答案,写东西,你要想清楚为谁写?你是到底为谁写?
好像是想传递些什么,能够有人去看,也希望能够读的人从中收获些什么,收获到某些感悟,是试着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的。
真的有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吗?真的是写给读者看的吗?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事实总是最好的证明。每次扯着思路往读者的思路走,最后仍旧脱离了轨道,回到了“牢房”。
【03】
写着写着,越写越少,写着写着,越写越零散,七零八落。
可是,我还是喜欢写的,心里还是对写还残留着一丝一直浇不灭的“火”。
就算是记录,也要有个样,也要有个条理。看了那些优秀的文章,其实我们身处世界,单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是实际却是无法独立的,我们需要去传递价值,去留下一些有价值的文字,而不是自嗨。
改编一下弘丹老师说的:“自嗨是对内的思考,是对自己的价值,而也应该有一个对外的价值,传递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内外兼修才能有所得。
【04】
为什么要参加弘丹老师的21天写作训练营?
其实刚开始面对这个题目,没有思路,也发现自己没有想过,只是因为心中那团“火”,想让它真正的变成一团像样的火,再能够燃烧起来。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适用于任何时候,适用于任何的学习。所以也不是只是依靠这次训练营去达到听起来总是令人兴奋的成绩与高度。惊喜总是在意料之外的,学习的惊喜,是在努力付出的意料之外,自然而然的事。
为什么参加21天写作训练营?好像和平常书写一样,有一个念念不忘,却又想不起来的理由,或许其实不重要。
怎么去做呢?没去想过,也不知道,虽然规划一下有益无害。不过,克服一下骨子里的惰性,结合一下多年惨痛的失败教训,就八个字的行动策略吧:
重在参与,承担责任。
能收获什么?想收获什么?模糊笼统的话就是,我想要学好写作,学会真正的写作,重新构建自己的写作思路和书写模式。
或者说以终为始:实现老师所描述的效果
什么都不管的话就是:努力到极致,还有的都会有。
21天写作训练营 作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