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手稿之二:时间之自由、融释空间之自在

本章将是思辩与闲话系列之中,干货满满的重点章节之一。本章我们将要讨论时间和空间的哲学概念以及由该哲学概念生发出来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认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观点,即在自然实在状态下(简称为“自在”),时空是一体的,我认为这种一体是一种不可分割的熔融状态(有一种说法把这种时空状态称之为“混沌”)。因此,时间和空间概念的提出,只是人类为了在主观世界中方便区分和确认时空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把自然界时空当做参考背景,在主观世界的秩序构建当中,将“自在”的时空熔融(混沌)状态,刻意的人为划分为时间和空间两大观察角度。因此,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都只是主观的“存在”,而不是客观的“自在”。但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的确立,着实是为”存在”这个概念的出现奠定了逻辑基础,故而这两个概念实际上是构建理论逻辑的基础元素。

从“自在”的混沌之中,将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观察角度出发,这样物体的运动的状态就可以用速度和距离这样的方式予以具象的呈现,区分出一个个在主观世界里相对清晰的“存在”认知坐标,并通过的静态定格化的方式,将物体的运动轨迹清晰的呈现出来,而为人们清晰的认知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轨迹提供依据,而能够有效的掌握物体的在运动的状态下的运动轨迹和运行原理,那么在需要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改变轨迹的物理参考值从而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比如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从而为我们影响和改变物体(包含自然和人造)的运动状态奠定基础。

在写作《秩序构建及其意义》之时,我就一直在思索,秩序构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当时,思考的结果是守护和传承已经构建完成的秩序体系,并在守护和传承中予以进一步的完善,进而实现在传承中创新与发展。但后来,当我进一步思考能量和物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时,我突然明白,秩序构建的意义,首先是为了实现系统的集成,方才能够在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之内实现一个有序的循环,秩序成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集成完成后,系统内部首先形成层次分明的循环(秩序构建)结果。

于是,当人类文明的信息生产、复制和传播系统,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逐步将我们对物体运动状态和自身社会发展的了解,集成为人类集体记忆的时空当中物体运动和社会发展的坐标图时,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认知逐渐清晰化,而个体又通过文明系统将坐标图下载之后,会大大扩展其认知领域,并提供有效的行为指导,从而使每个人对这份认知坐标图产生了情感依赖,于是“永恒的时间”和“绝对时空”又成为一种生命的情感寄托与归宿。所以,时间和空间概念的诞生是必然的,它是人类认知所在环境与自身意识及行为秩序构建的产物,但由于“自在”状态下的时空是一个随时处在变化之中的混沌,故如何准确的找出一个恰当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成为思想界的一个大问题。

下面,我抱着抛砖引玉的想法,尝试着分别给出时间和空间的哲学定义,期待着由此进一步引出对此问题的保持关注的读者朋友们的真知灼见。

我认为时间哲学定义是:时间是指从“无限可能性”到“可能性完整充盈”的持续性对接[简单的数学论述就是从概率的随机发生(实现)到概率实现的有序发生在一定范围内的终结,打个时空背景的比方就是一事物的可能性从一点开始发生,到其一定范围内的时空可能性得以实现走向终结的的整个过程,片面、简的数学理解就是从概率随机实现的开始,到概率在一定范围内全部实现以致结束的过程]。

空间的哲学定义是:从“无限可能性”到“可能性完整充盈”全部对接中的几何变形。据此推出“时空运动”的概念就是从“无限可能性”到“可能性完整充盈”的持续性对接几何变形中,呈现出来的各种物理形态运动状态。

这里面需要说明一点“无限可能性”不是说什么都可能,而是指在理论思考时我们不对可能性的发生(即概率的随机实现)进行条件上的限制,我们在理论上必须承认,“自在”情况下,概率的随机实现是必然发生的,但如何发生和怎样发生是偶然的。所以,在这个必然的范围内,我们通过归纳总结就可以发现偶然的发生是处于一种持续性对接的状态,并且在一定范围内这种偶然性的对接是“存在”终结的情况的。也就是说“自在”状态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一种稳定的持续性变化的终结,则来自持续性变化带来的能量积累导致另外一种不稳定的根本性变化的出现所致(量变引起质变)。

“可能性完整充盈”也不是“可能性的终结”的意思,上文说过,我个人的思想突破就是悟到了秩序构建的基础就是系统集成的完成。那么,“可能性完整充盈”实际上就是可能性发生的持续性对接导致系统集成的趋势出现,以至于最后完成系统集成后,形成系统内部有序循环的运动状态,直至秩序被新的变化所积累的力量打破、混乱降临系统逐渐的走向崩溃(秩序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的终结)。就我个人的思考认为,时空运动的本质,实际上是能量与物质(包含暗能量与暗物质)相互转换的结果。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一章进行分析和讨论,本章就不再论述。

那么,从以上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上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方法论的支持呢?

第一、周期性原理。

从上述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出“自在”状态下,物体的时空运动状态是有周期性的(从可能性的发生到可能性的完整充盈),也就是说,宇宙(主观世界中时间和空间的总和)中的万事万物运动状态都是“存在”周期性的,周期性是自然界运行的规律之一(小到电子振动频率、大到星系的运行周期),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虽然它已经呈现与自然界不相同的独立运行态势,但仍然摆脱不了周期性规律的影响(小到个人的生死交替、大到社会发展的周期性问题),即周期性规律是自然与社会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之一。所以,我认为大牛爱因斯坦说过的那句话“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在讲“周期性原理”的在质变未发生前,确实是无法逾越的。

第二、时间的第一性原理。

上文已经讲到“自在”状态下,最真实的状态就是变化,人们之所以把“自在”状态之下的时空称之为混沌,就是因为持续不断的变化,让人们无法准确的区分和鉴别导致认识上的茫然和混乱。所以,为了有效的进行对所处的“自在”状态(自然界),人们需要通过区分和鉴别,在主观世界构建秩序从而达到逐步清晰的认识和反馈“自在”状态的变化,从而总结规律、顺应自然运动的趋势,在自然运动趋势中发现可以利用的资源与力量,来规避风险、构建运动状态下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秩序。

所以,在理论秩序的构建中我们必须找到一个能够反映和符合“自在”状态的关系建设,那么这个关系建设的起点就是第一性原理的确立。时间的第一性原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理解:

1、时间性的第一原理的核心就是“自在”的常态就是变化。因此,我们构建的主观世界要在认知上符合这个变化的常态,做到主管“存在”接近和符合客观“自在”,那么时间这个动态观察的角度和考量标准就是梳理纷繁复杂的变化的最佳切入点,只有完成时间先后顺序的确认,方才有效识别和确认该变化的趋势和方向,完成对该变化周期性认识以及对该变化引起的连锁变化进行预测。

2、在主观世界的秩序构建中时间和空间的这两个概念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先后关系,空间发生几何改变的前提是时间的发生改变,时间不变一切不变。在主观世界的秩序构建中逻辑关系中的因果关系成立,是其核心概念。因此,因果关系成立的背景就是概率发生的持续性以及相关概率发生的相关性,而这种相关性的基础就是时间中先后顺序的产生。故而在主观世界进行逻辑关系的判断中,我们要把时间因素作为优先考虑的必要条件,而空间因素则是时间因素发生之后需要考虑的充要条件。没有时间的第一性原理那么归纳总结和推理演绎等逻辑推到都是无法成立的。当然,时间性因素是逻辑关系的第一因素,但也不能在逻辑关系中忽视了空间因素,逻辑上一因多果、多因多果、一果多因的现象也是“存在”的,极个别情况下多因多果的情况也会同时发生,但这些几何变形的发生,探查原因还是先要回溯时间线索,才能发现决定结果出现的原因所在。

3、在主观认知之中时间的第一性原理的具体表达,就是“只有时间可以解释一切,只有时间可以改变一切”,这里面的一切就是指我们所有的主观认知即“存在”。所以,“存在”与时间的关系就是,““存在”的意义尽在时间之中,只有时间可以解释“存在”,只有时间可以改变“存在”。”一切主观认知的开始都是自我“存在”的确立,而时间在人类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生存实践。所以,生存的真理就是“实践创造认知(“存在”)、实践改变认知(“存在”)”,哪怕是文学、艺术的创作在本质上还是一种生存实践。

我个人并不认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真理”作为“永恒不变的唯真正理”,它只能被发现,而不能被检验,实践是发现真理的主要途径,成系统化的理论学习与研究,则是发现真理的又一个途径。而且,时间的第一性原理也告诉我们,人类处在不同时间段里,则对“真理”的认知也是不同的,故对真理的主观认知在人们的探索当中具有时代的局限性。而“真理”本身没有时代的局限性,实践检验的是对真理的认知,不是真理本身。真理如果需要被检验,那么人类提出“真理”这个思想界的概念天花板,就失去了意义。故我个人认为“真理”实际上,是人类认知中对“完美”的期待,得到了“完美”的定义,“真理”的内涵就不言自明。

关于“完美”的定义,我个人通过对时间的第一性原理的理解,认为“完美”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最美、只有更美;没有最糟、只有更糟,没有最丑,只有更丑。”我没有选择用“坏和差”这两个字,是我理解“完美”实际上是人类对于真理的那份渴望和期待,期待自然是一种态度,而“糟”字里面我个人理解是含有态度的。当然,从“完美”的定义当中,我们就应该发现追求“真理”的探索和学习,实际上可以发现知识体系本身应该拥有的两个功能,一是人类的认知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提升的路径,求知的路途永无止境、学海无涯、只能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的认知,形成一个有效的传承体系。其二,就是知识的最大功用就是预防风险,故有效的规避风险获得生存的安全,从而在安全的条件话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才是人类学习和研究知识的主要动力。

第三、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量变引起质变是“时间”概念之下,突破“周期性”原理的主要途径。这是一个只有通过时间轴,方能看清楚数量积累一定程度之后(数量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形成能量的聚集效应后,进而打破能量与物质相互转换平衡的事件,因此该事件的发生,表明原来稳定的“周期性”将出现混乱或者直接崩溃,直到能量和物质完成新的转化平衡。当新的平衡出现并稳定之后,则会出现新的事物出现并伴随着一个新的周期开始运转。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遵守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的,当社会发展的极不平衡时,社会就会发生大的变革,激烈的表现为社会革命、和缓的则表现为社会改革,但不管是革命或是改革,都将引起社会的动荡,从而快速或缓慢的改变原有社会的面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四、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二元并立和对立统一问题。

从上文的时空的概念我们发现,空间是时间在持续性对接中的几何变形,我相信这颠覆了很多朋友对空间的认知,会引起强烈的质疑。但请记住时间和空间只是我们为了区分自然时空中物体的运动状态,而树立两个不同的认知(理论)观察参考系。因此,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即要符合主观世界理论秩序的构建要求,也要符合我们对自然界的观测及其相应的理论解释,这就是一个即哲学关系中矛盾的对立与统一问题。即自然界时空的““自在”系统”与人类主观(认知)世界的““存在”系统”的二元并立与对立统一问题。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统一问题,即“存在”与“自在”的的对立与统一问题。“存在”与“自在”的统一问题,很好理解。即主观世界这个人类的文明系统终究还是客观自然界运行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在本质上讲还是属于客观自然界的一份子,故其天然就具备自然界的基因。所以,不论“存在”未来发展何等高度,它的独立性有多强,它依然无法割断与“自在”的联系,它依旧自是“自在”的一份子。但就向母亲生育子女一般,当孩子呱呱坠地之后,虽然血缘关系无法割断,但随着脐带的断裂,新生儿已经为一个独立的生命。

人类文明这个主观世界,就如同这个呱呱坠地的孩童一般,已经成为自然界中独立的一份子。虽然,它现在在自然界面前依然还很弱小,还有半路夭折的可能性,但它的独立性却已经完全展示了出来。目前,人类文明的“存在”系统又分为两大较为独立的探索路径,一个是力图全面反映客观世界的实践经验总结与科学研究路径,一个是反映主观世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文艺创作路径。这个主观世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不仅来源于人类对现实生活的反省与沉思,还有人类对自身不足的遗憾弥补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想象。因此,人类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之中想象力也是人类除了实践活动之外,扩展认知的一个有效途径。

而“存在”与“自在”的对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在”最神秘的地方就是无限可能性带来的无穷变化及多样性,而目前人类的认知能力还远未能达到探知近似与无穷多的变化和多样性。因此,我们的知识谱系还是“存在”缺陷的,即“存在”无法完全真实的反映“自在”,而这种缺陷则导致了人类自我认知的多样性和矛盾冲突,而意识形态领域冲突又导致了人类思想的混乱,也是导致社会与族群的分裂与冲突的原因之一。

(2)“存在”有时候往往背离“自在”。同时,“存在”之中的文学、艺术创作中,会出现一些完全脱离“自在”运行状态的作品,这些作品是纯主观的想象力和愿望,而并不考虑作品是否具有客观性。比如“穿越小说”、“修仙、神魔小说”等等,故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期待,往往会与社会现实有着比较大的距离和落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3)“存在”从“自在”的客观角度来看,实际上也是人类主观世界的信息复制和传递系统。而信息在复制和传递的过程中,会存在信息丢失和变形的情况,导致信息失真。因此,我们在研究和分析问题时,必须考虑导致信息失真的情况,尽量最大限度的对复制和传递的信息进行还原,才能保证研究信息和资料可靠性。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研究的结果可能会出现重大的偏差和失误。

而时间则是协调“主观存在”与“客观自在”相互接近、并达到基本一致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时间的持续性对接导致客观自在的运动概率,逐渐被人类的主观存在所识别和掌握,进而逐步实现了主观认知对客观规律的了解和总结,使主客观逐步完成从对立走向统一。这也是我认为研究和分析问题要采用“时间的第一性原理”的主要依据,即研究和分析问题时,没有对相关问题中的时间关系进行梳理和划分,则逻辑关系就无法形成,那么我们就无法找到认识和分析问题路径和方法。

所以,当我们搞清楚“时间”的概念,就可以得到几个困扰我们至今的哲学问题的答案。比如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从概率分析角度出发,“蛋”在“可能性”概念中的内涵和外延均大于“鸡”(鸡是一种确定性的状态),而“蛋”的确定性只有在蛋壳开裂后,里面冒出的具体生物后,我们才能给与其确定性的回答。即明确它是“鸡蛋”还是“鸭蛋”还是“恐龙蛋”。于是通过时间的概念,我们发现“蛋”的集合概念大于“鸡”的集合概念,鸡只是鸟类的一种,而下蛋的动物可不止鸟类,到生物进化的历程中验证也能肯定是“先有蛋”。当然,在物理学上就是先有“能量”后有“物质”的问题。(关于能量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我们将在下一章详细论述。)

其二,我们由此思路也能解决“上帝能创造一块连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吗”的上帝悖论问题。这个问题首先假定了“上帝是全能的”,所以当我们从上帝变成那块石头的角度出发,我们会发现,上帝变成了石头。但这个变化使上帝变成的石头,而石头是不能自己举起自己的,于是悖论解除。这就是“正方形的圆”并非悖论的思路。事实上,边长为0的正方形,和半径为0的圆就是同一样东西,“正方形的圆”可以自圆其说。”在物理学上讲,就是所有的物质都是能量固化(定向流动)形成封闭能量圈(系统)的产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思手稿之二:时间之自由、融释空间之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