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富 || 咨询收费要提高啦!


心理咨询是“肉搏战”,是用自己的生命和时间去帮助每一个来访者,挣的是辛苦钱、血汗钱,这样的挣钱方式,累死你都无法挣到大钱。


咨询收费很敏感。


我的咨询收费标准是从每50分钟100元起步的,那是2003年。大约一年后提升到了300元,继而500元又维持了三年,自此按800元收费至今。经过权衡,研究所准备从下月起大幅度提高收费标准,我觉得有必要就此唠叨几句。

记得当初审批时,明确规定“按协议收费”。这是一个非常模糊的说法,也给各位同行留下了太大的操作空间。我知道在青岛,十多年前就有同行的收费高得有些离谱,当时我尽管不妄加评议但心里却是酸酸的,所采用的防御方式就是认为“收费高不代表水平高”。现在看起来,这种自欺欺人的心理是多么不成熟!

待我去过一些城市予以考察,尤其是与原来的学生——现在的同行——深入交流过之后,开始逐渐意识到在提高收费标准上的优柔寡断,和所谓的“替别人考虑”,其实都反映着内心的极度不自信,而这会大大限制自身业务的提高。

前不久查阅了一些科研资料,方知关于收费问题,无论对于来访者和咨询师,都有着太多的价值和意义,而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

特别指出以下两点,反对者可直接拍砖,更期待着能引发认同者的深入思考。

一、我收的是“咨询费”,而不一定是“心理咨询费”。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这意味着心理咨询必须至少同时满足:(1)服务对象是“求助者”而不只是来访者,(2)所解决的是“心理问题”而不能是具体问题,(3)所采用的方式是“协助”而不是直接的帮助。

按照这个定义,我认真反思并统计过,自己的第一次乃至于前三次咨询,有一半以上只能算是“咨询”而不是严格的“心理咨询”,而其中以不是“求助者”和没有解决“心理问题”居多——这有待于我在咨询过程中将其转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所收取的费用就只能称之为“咨询费”而不是“心理咨询费”。

二、心理咨询是“卖时间”的职业,并非为效果而收费。

请先思考并回答:到医院就医的病人是为了治疗效果而支付医疗费用的吗?不知您会如何回答,反正治疗效果不好甚至死亡,医院是不可能退费的。

如此这般,实在找不出咨询效果不好就不付费的理由,因此心理咨询师不是为咨询效果而收费的。同样,效果的不确定性,也意味着“治不好不要钱”的承诺定是欺骗。

“我有着良好的愿望和动机,而且尽心尽意在用自己的专业帮你,至于能否帮得了你,我和你并不能在帮助的过程中确切地知晓。为此,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你得支付给我费用。这是咨询收费的唯一理由。”我在课堂上曾给学员这样讲过——无论在讲的时候和现在形成文字,我都始终觉得说这话缺乏底气。

我还说过:“支付多少?每50分钟800元。这是我们的规定,需要在咨询之前跟求助者商定。”我说这话的底气很足,如果不能接受这个费用就请另求高明!

有一个理念我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判定一次成功的职业(而非专业)咨询的标准,是看求助者是否付费。

对于心理咨询而言,收费是个敏感且极为重要的问题,很多人避而不谈。就在我准备大幅度提高收费标准时,也看到有些同行正极力提倡由第三方购买服务的免费咨询。

这让我很纠结!

本来我是相信哲人所言的“快乐和痛苦的价值有多大,看你愿意为它花多少钱”的,也觉得市场营销教科书的那句名言——“客户愿意付费的业务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非常有道理,但是每次费用提高,我的心中都很忐忑。

再次出于防御,我引用丛中博士的一段话结尾——

心理咨询的市场价格,今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也会水涨船高的。所以,选择做心理咨询师作为自己的未来职业,还是能够让自己存活下来的,收入起码会在一般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之上。当然了,心理咨询是“肉搏战”,是用自己的生命和时间去帮助每一个来访者,挣的是辛苦钱、血汗钱,这样的挣钱方式,累死你都无法挣到大钱;如果你想要挣大钱,就干脆去选择做别的行业好了。


按商定收费就是一种规范


附:关于心理咨询的收费高

(这是我2004年的一篇涂鸦,对比一下,更能清晰地看到心理咨询收费的变化。)

问了一下,目前(2004年)青岛市的心理咨询,每小时收费有80元的,有60元的,也有100元的。经常听到“高了”“低了”的议论。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尽管高与低的标准见仁见智。

我觉得,欲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做个比较。

先和相关行业比较。我有一朋友是学外语的,在某大学教书。这姐儿们年龄比我小近10岁,但在外语教学方面已崭露头角。平日里,她做家教,每周六的上午花两个小时,在自己家里给20个孩子上课,每个孩子的收费是40元,就是说她平均每小时的收入是400元。这是心理咨询所无法比拟的。我还有一朋友,是学美声的,目前教人唱歌,每次也是在家里带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一个小时80元,也就是说她每小时的收入是160元。我觉得心理咨询行业是可以和这两种行业有可比性的,原因至少在于:(1)这些行业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所从事的;(2)这些行业除了专业训练之外,对天赋的要求都很高。

再做一下地域之间的比较。青岛是一个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无法比较的城市,那里的心理咨询最少的是100元/小时。我所认识的与我年资差不多的心理咨询同行中,大都收费200-300元/小时,最高者的收费标准据说是800元/小时。在我所考察过的与青岛相仿的城市中,比如大连、杭州、合肥、武汉等,收费都比青岛高。

我们还可以做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较。现在的信息台,一般的情感类信息咨询费用是2元/分钟,这就是说每小时的费用是120元,也比目前心理咨询的费用高不少。

当然我还和我自己做的一些事情比较过。比如,近10年来,我一直给国内一些媒体(主要是杂志)写专栏或对一些文章、现象点评(不需要露脸的时候或写些“不好意思的文章”的时候用“木子”笔名)。现在的杂志编辑说话非常直接,电话或电子邮件中肯定把具体稿酬标准说个一清二楚。给我的报价最低是千字200元,南方(比如广州、武汉)的著名媒体都是500元/千字,而且特稿特酬。因为当年为经济所迫,才养成了现在写文章拖泥带水的习惯,从来不写千字以内的文章。目前几乎每周都能收到约稿信,鼓捣起来比心理咨询顺畅多了,“一发起神经来”(我老婆语录),一两千字也就是个把小时的事。

作为一种正式的职业,类似的比较还有很多,但收费却是不能比较的,比如律师、医生、会计师。最近我一朋友在上海开了个婚介公司,专门从事离婚咨询业务,每小时的收费是200元,这让我很是汗颜。

在某些人的头脑中,知识是不值钱的,因为由知识转化成的语言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更不可能用大秤来秤。我本人就是医生,给病人看病,诊断之前唠叨半天,咨询费也就是几块钱(包含在一种被称为“挂号费”的项目当中),但医生一动笔,一张处方成百甚至上千是没有什么奇怪的。因此,做医生的,永远不如卖药的。(中国的现状是,假若一个医院如果不是靠卖药,能挣得出吃的来都难。这种情况下,也难怪某些医生走偏。)我想,目前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处于这个阶段:就跟你拉拉呱儿,又没买你的东西,怎么还收钱?!

和一些心理医生交谈,发现他们的境况很不乐观。咨询了一个小时,有求助者说就带了20块钱,心理医生说,20就20吧。这景象让我想起菜市场上的买卖,觉得这样的心理医生真是可悲又可怜。我的现状要好一点,100元/小时的标准从来不打折扣,除非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特困大学生),在咨访关系建立前就表明费用全免。我当然也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方贸然闯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跟你哭诉完,最后才想起:“你是不是要收费呀?”半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彼时彼刻,真不知是哭好还是笑好。

我心中始终有这样的信念:我的学问是没有折扣的,付费也不应该打折扣——任何在付费方面的犹豫和折扣,都是对我的能力或心理咨询工作的怀疑。既然表示怀疑,咨访关系又怎能建立?咨询又怎么能够起作用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克富 || 咨询收费要提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