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里提灯

弗兰克尔


我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

如果有一本书能够触动你的灵魂并且能引领它与之共舞,进而改变日常的生活与命运,哪怕只是其中的某个篇章或是某种思想,那你也一定要常常翻阅并且视之珍宝。对我来说,《活出生命的意义》就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工具书”。

为什么是“工具书”?书中前一部分叙述弗兰克尔在集中营的真实遭遇。弗兰克尔通过自己的真实遭遇告诉人们,人活着就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是人在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意义疗法”,弗兰克尔并非直接告诉人们什么是人生的意义,而是提供方法让人们自我追寻。因为,人活着的意义每时每刻都有可能改变,更别说具体到每个人的不可替代性。

人只有拥有活下的“理由”,才能承受活着的“方式”。弗兰克尔本已拿到美国的签证,可当他看到上苍在大理石上给出的暗示:“荣耀你的父母,地上的生命将能得到延续。”他不忍撇下双亲,在那时就是他的意义所在。在此时我们能够看到宗教所存在的意义就是指引人寻找其自身意义所在。

我们最终认识了人类的本来面目。切记,人类不仅指那些发明了奥斯维辛毒气室的人,也指那些唇边默颂上帝或者圣母玛利亚并径直走进毒气室的人。

——20世纪使用最多的宗教语句

在集中营那种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中,弗兰克尔怎么活了下来?有运气,有别人的帮助,但无法否认的是他比大多数囚犯都知道人的内在力量可以改变其外在的命运。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意义,即便是在最为恶劣的情形下人都有一种自由无法被剥夺: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

                        集中营的经历

当人变为号码,丧失一切,生死决定在名单上,道德和伦理就变得苍白,为了家人,活下去就是最大的目标!

从踏进奥斯维辛的那天起:透过火车上仅有的几处孔洞,一双双眼睛就抱有幻想:“事情不会太糟,我们或许还有转机。”可当看到铁丝网、探照灯还有那不知走向何处,衣衫褴褛的囚徒时,他们的幻想就已经被击碎了。囚徒们已经否定了自己的前半生,他们知道,这种极度恐惧将一直如空气般无孔不入,直到他们习以为常。

“选择”永远是集中营中永恒的旋律,而“被选择”则是囚徒们摆脱不了的宿命。可即使在极端的条件下,人依旧能有机会做出改变,哪怕这些改变极其微小。下面是弗兰克尔第一次被选择时所作的反应:我静静地等待着这第一次并且后来反复出现的过程的到来。帆布背包压得我略微向左倾斜一点儿,我就用力挺直腰板。党卫军军官仔细审视我,好像很犹豫,然后把双手放在我肩上。我尽量表现得很精干,他慢慢地向右转动我的双肩,我便顺势朝右转了过去。这样的选择决定生死,并且在之后不断上演。站在右侧的人活了下来,而左侧的人进了烟囱。

进入集中营,当一切看似都没有意义,人就会变得麻木,尤其是对于他人所受伤害的反应,即使两个小时前还在与你交谈的人现在与你阴阳两隔,他那双尚未闭上的双眼还直勾勾的看着你,你也不会多想什么,而是小心翼翼喝着仅剩的汤。人之所以变得冷漠,是因为所有的努力和感情都投入到保全自己的生命中。

一天早晨,我听见某人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起来,这个人一向表现得非常勇敢和自尊,这样哭泣是因为他的鞋子已经破得无法再穿,一想到以后只能赤脚走在冰天雪地里就悲从中来。看到这可怕的一幕,我只好自己找点安慰。我从口袋里摸出那份小面包,美滋滋地大吃起来。

人真正被摧毁是由于精神的崩塌,囚徒们在集中营中,不留痕迹的鞭打比留下痕迹的鞭打更伤人心。党卫军只是把他们当作畜生,甚至都不愿动手去打骂。同样是囚徒,也会有等级之分,一些囚头甚至比党卫军更加残暴,或许在外面的世界他们不如你,可在集中营中,他们找到了存在感。

在集中营里,烟代表着勇气,活下去的勇气,如果有狱友吸烟,大家都知道他已经放弃了,放弃活下去的勇气,而勇气一旦失去,几乎不可能挽回。

人是有着极其强大的适应性的。

弗兰克尔是怎么熬过那些痛苦的时光?他给出了属于他的答案。他认为想要度过痛苦的处境,方法之一就是回忆爱的人。弗兰克尔通过回忆妻子明白爱一个人可以远远超越爱她的肉体本身。爱在精神和内心方面具有深刻的含义,无论伴侣是否在场,是否健在,爱以什么方式终止是很重要的。

大自然的片刻美好也给囚犯们片刻放松:一天晚上,我们端着汤碗,精疲力竭地躺在棚屋的地板上休息,一名狱友冲进来让我们跑到集合地看日落。站在外面,我们欣赏着晚霞,看着不断变换形状和色彩的云朵笼罩着整个天空,云彩一会儿贴红色,一会儿艳红色,与我们荒凉的棚屋形成鲜明对比,泥潭也映照出灿烂的天空。几分钟的寂静后,一名囚犯对另一名感叹道:“世界多美呀!”那一刻,在巴伐利亚凄惨灰暗的黎明中,一座农家小屋里的灯被点亮了,这座小屋伫立在地平线上,就好像是画在那儿一样。

人是存在精神自由的。集中营中,是选择保护内在的自由,还是成为环境的动物,都完全取决于自己。毕竟,在集中营生活过的人,都会记得那些走过了一个屋子安慰别人,把自己最后一块面包给了别人的人。

弗兰克尔通过研究认为:在心理和精神的层面上,基本上任何人都能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即便是在集中营,他也能保持自己作为人的尊严。

如果有难以避免的苦难,那我们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些苦难。这其实很简单,弗兰克尔把自己在集中营中的痛苦时刻看成是自己在为今后站在讲台上教授集中营心理学而进行研究。举个更通俗的例子,李笑来背单词就喜欢把每个单词都赋予“真金白银”,背一个单词5元,背10个就是50元,短短的一小时就能赚到不少钱。这种方式让人更容易面对那些无法避免的苦难,所有的苦难都不会消失,尽管它们已经成为过去,但我们可以使他们留存在世上。“曾经是”也是一种“是”,甚至更为确定。

不断回答生命所提出的问题,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实际问题。不同人的命运难以用来比较,生活永不重复,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应对。这是人的不可替代性。弗兰克尔就想完成他未尽的使命:完成那本被没收的耗尽他毕生精力的手稿。

弗兰克尔还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世界上只有高尚的和龌龊的这两类人,人类社会的所有团体中也都有这两类人,并不存在存粹类型的团体。即使在党卫军中也是有善良的人,他们当时的集中营司令就是一个,最终他也算好人有好报。

历经几年的折磨,终于迎来被解放的那一天,那一刻,犯人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向集中营大门。胆怯地看看周围,看看彼此,疑惑不解,壮着胆子走出了集中营。但并没有想象中的狂欢,而是充满了“幻灭感”,一切都显得不真实、不可能、像在梦中。

                          意义疗法

意义疗法就是让人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Logos”是个希腊词语,指的是“意义”。

法国人曾做过一项民意测验,结果显示,89%的被访者承认人需要“某种东西”才能活下去。另有61%的人承认自己的生活中有某些东西或者某个人是自己愿意为之献出生命的。作者在维也纳的医院里重复了这项实验。结果只有2%的差别。意义疗法在于启发人们发现生命的意义进而产生动力。

要注意,意义疗法不同于心理分析,它并不赞同原本的心理平衡,而是希望人的紧张状态能够让人做出追求有价值目标的种种努力和奋斗。

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这两极之间。——叔本华

当人丧失认识自己必须做什么事这种能力时,就会走向两种路径:1.随大流,做别人做的事;2.做别人希望他做的事。这两种路径都必然会导致人的厌倦。这就是因为缺乏生命的意义所导致的虚无。这里的意义并非多么高深莫测,我们也无须去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而是看到自身独特的使命,直面生命提出的种种问题,担负起应当担负的责任是人类存在的本质。

面对许多年轻人,弗兰克尔也给出了他诚挚的建议:“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的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幸福总会降临的,成功也同样: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希望你们一切行为服从良心,并用知识去实现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当然是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注意,我说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后!——正是由于这种不关注,成功将降临于你。”

意义疗法通过引领人到世界中去,拓展视野,让人意识到生命潜在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总是在变化,但它是现实,作为意义永远不会消失。

弗兰克尔给出找寻生命意义的三点建议:

(1) 创立某项工作或者从事某种事业。

(2) 体验事情面对某人。解释为通过体验自然和文化或体验一个人的独特性,也就是说去爱某个人。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只有在深爱另一个人时,你才能完全了解一个人的本质。甚至能够看到他潜在的东西即他应当实现而尚未实现的东西是什么。只有通过爱,才能使你所爱的人实现他的全部潜能。通过使他认识到自己的所能和应为,他就会实现自己的潜能。这也是爱之意义。

(3) 在不可避免的苦难面前采取某种态度。想要永远避免痛苦是不可能的,在勇敢接受痛苦的挑战时,生命在那一刻就有了意义。

生命中真正短暂的是潜力,潜力变为现实就会被保存下来成为历史。人要做的就是在生活众多的选择中发现哪些现实能够成为“时间驿站中不朽的印记”。

悲观主义者好比一个恐惧而悲伤地看着墙上地挂历每天都被撕掉一张,挂历越变越薄的人;而积极地应对生活问题的人好比一个每撕掉一张就把它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还要再在背面记几行日记的人。他可以自豪而快乐地回忆日记中所记下的所有充实的日子,那些他曾经有过的全部生活。

意义疗法是一门技术,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实用性。正是因为恐惧本身是引起恐惧的事实之父,意义疗法旨在打破恐惧,破除症结。

这种方法极度实用,对治疗口吃,洁癖,失眠等有很好的效果。拿其中失眠举个例子,让大家体会整个过程:对失眠的恐惧对入睡的过度关注反而让患者更难入睡。要克服这一恐惧,通常建议患者不要试图入睡,而是试着做相反的事,就是尽可能晚点上床睡觉。换句话说,对入睡的过度关注会产生一种不能入睡的预期焦虑,因此必须运用矛盾疗法,以不睡觉来替代它,这样很快就会入睡。恐惧激发出症状,而症状本身反过来强化恐惧。这种恶性循环只有运用意义疗法,通过矛盾抵触才能被终止。

人是由自由和责任共同构成的,成为什么——在天赋与环境的限度内——是他自己决定的成果。面对生活的最好方法就是对生活说:“是”,假定在任何情况下生活都是有意义的,即使在极为悲惨的境地也是如此,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活着的意义》中,弗兰克尔并不是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也无须去向他人寻问自己的人生意义是什么,他是想让我们明白有些事情为什么必须那么做!


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令书

总得要费点劲儿,才能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黑暗里提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