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生活里的时间,真的是正确的吗?

时间是日常生活中既熟悉又抽象的概念。人们对时间的直接感受来自天文观察,形成了与地球自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相关的日、月、年的概念。

时间也是认知地球演化过程中绕不开的重要维度。地球诞生已有46亿年,人们显然不能用日常生活中的计时单位对其进行标定。


什么是天文时间?

天文时间(视太阳黄经时)就是以地球相对太阳公转与自转为背景的与客观吻合的时间,也是易医学,比如演绎运气节律采用的时间。

而一般人脑子里面所记的时间是钟表时间,也就是人为制定的标准时区的平均太阳时,若出生于某个时辰的头尾,因为“真太阳时差”而致排出来的时往往有误。

中华民族祖先发明的用干支符号纪年的方法,就属于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天文时间纪年的科学方法 。

天文时间的划分

天文时间基础是:地球自转;地球绕太阳的轨道运动;月球绕地球的轨道运动。

天文时间中的年月日分为,日:平太阳日、真太阳日、平恒星日、真恒星日、历书日。月:朔望月、恒星月、近点月、交点月、回归月。年:回归年、恒星年、近点年、交点年、儒略年。

太阳日

是以太阳的视圆面中心作参考点,日地中心连线连续两次与某地经线相交的时间间隔,即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时长为24h。在太阳系的参照系下,地球完成自转一圈(一个恒星日),与此同时它也绕太阳公转了大约1/365圈,这使得地球原来对着太阳的地方没有对着太阳,这个偏差需要大约3min56s来弥补。

恒星日

恒星日,是指子午线两次对向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考系,是地球自转360度的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简单地说,恒星日是地球自转周期。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抵消掉一个太阳日,于是平年有366个恒星日,365个太阳日。闰年有367个恒星日,有366个太阳日。

回归年

回归年:又称为太阳年,指平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中心自西向东沿黄道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回归年是四季周期同恒星年一样也是地球公转周期,它们之所以时间不同是因为采用的时间体系不同,地球差异旋转缩短了回归年的时间。

回归年是历法年,显著特点是回归年的时间都是天文学家根据太阳系运行规律提前计算出来的,而且回归的时间采用的是地球表面真太阳时体系。而恒星年采用的是钟表时体系。真太阳时体系与钟表时体系累计一年的时间差称为岁差。

恒星年

地球公转周期为恒星年,恒星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在一个恒星年期间,在太阳上看,地球中心从天空中的某一点出发,环绕太阳一周,然后又回到了此点;如果从地球上看,则是太阳中心从黄道(地球公转轨道面截天球所得的圆)上的某一点(某一恒星)出发,运行周天,然后又回到了同一点(同一恒星)。在一个恒星年期间,地球公转360°所需时间约为365日6时9分10秒。

朔望月

朔望月,又称“太阴月”。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太阳的平均周期。为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以从朔到下一次朔或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为长度,平均为29.53059天。我国的先民们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 一天称“朔日”,定为阴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望日”,为阴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实际上,天文学中的各种时间和周期要复杂得多。把这些时间与日常的生活习惯相结合,天文学家们也是煞费苦心,闰秒、闰月、闰年等,都是人们为了尽量消除真实的和生活中的时间差异所采取的措施。

本次科普到这里就结束啦,还想知道哪些有关时间的小知识,可以给小编留言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普丨生活里的时间,真的是正确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