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家教十诫》
这本书是由法国成长心理学博士迪迪埃•普勒所写。所有成功的教育和失败的教育都与两个因素有关:爱和挫折。没有爱的挫折是专制蛮横,没有挫折的爱是纵容放任。作者提供了33个案例、10条新的教育信条,以此帮助大人训练自己的思维,使大人在面对孩子有时紊乱的行为时,能够摆脱无力应对的无助感。
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家长到底该用怎样的心态?”
『自设意义』
孩子的行为没有什么特殊的目的或者意义。
家长眼中所谓的意义,都是自己大脑构建的。
就像很多女生听到男生说了一句话,就以为对方在想什么。
没有。
男生说了什么就是那句话本身的含义,没有什么特殊的内涵和映射。
孩子也是一样的。
要说孩子为什么有时候会行为反常,原因很可能是他有一些未知的、不会表达的、意识不到的小麻烦。
比如,一个3岁的孩子在家里已经不尿床了,但是上了幼儿园的第一天,却尿床了。
家长就在想他遇到了什么人,老师对他做了什么,或者是不是三餐没吃好等等。
没有,这些都是过度解读。
他可能仅仅是需要适应一下校园生活。毕竟上学后的节奏和没上学的节奏是不一样的。
家长可能是读了什么心理学著作,或者看了什么育儿短视频,就把孩子的一切异常行为都往一些概念和原因上捆绑。
可是,你要知道心理学只是一种“软性”学问,不是科学。因此,你对一切心理学的教条式解读,都是错误的。
习惯过度解读的家长,最大的问题是:角色错位。
『过分解读』
什么是角色错位?
家长每天把最多的时间放在了职场上。
于是,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职场思维。他们对父子,或者母子关系一知半解。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自然地会把职场思维带入家庭中。
比如,孩子不听话,你觉得他不尊重你,于是你很生气,就大声呵斥他。这是上级思维;孩子挑食,你知道这样不对,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做,于是就让他吃自己爱吃的。这是下属思维;孩子不想做一件事,你就是用各种方法威胁利诱他,这是营销思维。
总之,面对孩子在生活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总是习惯性按照自己的想法、信条和解释来应对。
尤其当我们的情绪越激烈时,我们的反应就越离谱。
当“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这是要干啥啊?”“你能不能消停点?”,这样的话你越熟悉的时候,就说明你已经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对立面,而不是共同体。
这就是角色错位带来的动作变形。
『父母身份』
当情绪一出,大多数家长就忘了自己的身份是:父母。
比如,如果他不愿意跟别人一起玩,你可能会对他过度保护,避免他跟其他孩子玩。而父母身份应该做的事是跟他谈谈这个问题,让他知道社交的必要性,并且教给他一些融入大家的小技巧。
这个过程最大的难点是情绪。你很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产生了负面情绪。你可能会很不爽。
但是,这恰恰就是父母的责任:承担负面情绪,给孩子以包容,陪伴他慢慢长大。
孩子不听话时,你的解读不应该是他不尊重你,而是他有些自己坚持的事情,家长要做的就是搞懂他在坚持什么。
你可能会说了,他坚持玩手机、看电视我也支持他吗?
错了。
玩手机、看电视只是结果。
这说明你对他的生活规划和安排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孩子挑食,你的解读不应该是他不懂事,而是先想办法把他不喜欢吃的菜,做成馅、汤,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吃到,再让他慢慢接受。
孩子不想做一件事,你的解读不应该是他总故意惹你生气,而是分析他为什么不愿意,并给予耐心,让他先少做一点点,直到全部接受。
总结一下,育儿为什么是一件千古难题?因为教育孩子是一件不可以重来的事,但家长却没有任何教育孩子的经验。这两者的落差,造成了人们的育儿困境。因此,对于育儿知识,你多学一点,才能少点烦恼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