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4月读书分享

2019年的前两个月,完整看完的书有10本,这里分享下其中的6本。主要是关于社会学、两性和哲学的。

1.《自私的基因》 - 【英】理查德·道金斯

  • 任何一个个体只不过是寿命不长的基因组合体的临时运载工具。
  • 我们是作为基因机器而被建造的,是作为觅母机器而被培养的,但我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去反对我们的缔造者。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基因的暴政。

算是一本很经典的书了。一直放在书单里,觉得会很晦涩难懂所以一直没看。直到3月终于决定看一看。里面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了很多行为的根源,从基因来解释行为是一种不错的思维方式。

书中提到的很重要一点是:我们人类,除了基因,还有觅母(meme)——基因不会不朽,但觅母会。所以,别整天想着「繁殖」了,多自我提升产出一些觅母吧。

2.《生育制度》 - 费孝通

出于对婚姻的疑惑,找了这本书来看。此书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婚姻和家庭。看完下来也是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例如

  • 婚姻只是为了社会稳定而人为设立的一种的仪式,用于确保双方抚育孩子的责任。并非生物性需要。
  • 性威胁着社会结构的稳定,为了解决它,不得不设立婚姻制度。但人还是一种「多元性感」的生物,注定会被婚姻外的异性吸引。
  • 要想婚姻稳定,只有两者情投意合还不够,还要有一些社会性的安排。这就像是两人共同经营的社会事业。
  • 父母把孩子看作自我的一部分,是社会力量造成的,并不是生物的事实!但是这也种下了亲子间冲突的种子。

总之,婚姻和家庭是代表一种社会责任,不止是爱情和性那么简单。我甚至觉得婚姻、爱情和性只有一部分是重合的。

3. 《性学三论》 -【奥】弗洛伊德

性冲动最初是天生的,它扎根于人的体质之内,在某些情况下,它会演变成实际的性行为(性反常行为);

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如果人们不能很好地压制(转移)这些性冲动,它们就会另辟蹊径,以疾病的形式将一部分的性能量释放出来。而在理想状态下,如果人们能对性冲动和性阻碍加以约束和利用,就可以充分享受正常的性生活。

从精神心理层面了解性。新认识有:

  • 性冲动是天生的,并非青春期才开始,而幼儿期和青春期的性欲表现有所不同。
  • 性冲动扎根于人的体质之内,当它得不到满足,便会「升华」成其他行为,或是以疾病的形式释放。文明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也是性欲升华的结果。
  • 以对待性冲动为标准对文化的发展进行划分,可分成三阶段,总体上是越来越受限。

套到现实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部分观点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仅做参考。

4. 《爱情笔记》 -【英】阿兰·德波顿

永远不要去问一味坠入爱河的人:你倾心的人是真的存在,还是只是你自己的想象?

一年前,早已对爱情无感的我看到一半看不下去。前两个月终于拿起来重看。佩服作者描写的细致,思考的深入。结合西方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各种知识,从一段看上去如此平凡的关系中抽离出如此多的爱情哲理。虽然有些还是似懂非懂,先记着。

5.《遇见未知的自己》- 张德芬

老人教导我的那些东西,最终可以化繁为简地归结成一个重点:我们都生活在自己思想观念的牢笼之中,却浑然不觉。

其实就是《当下的力量》故事版,算是重新体会了一遍里面的精华吧。比较适合那些没怎么接触过灵性的人。要是接触过,还是看经典书比较好。

6. 《叔本华的美学随笔》 -【德】阿图尔·叔本华

太多的阅读会让我们的精神失去弹性,就像把一重物持续压在一条弹簧上面就会使弹簧失去弹性一样;而让自己没有自己思想的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在空闲的每一分钟马上随手拿起书本。

在书店翻了其中最想看的内容,很多共鸣,用犀利的语言直达本质。看他的话比看鸡汤强多了。真正看透事物本质的人永远只是凤毛麟角,其余大多数都只是乌合之众罢了。「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3-4月读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