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亲
母亲出嫁以前,没有上过学,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是来源于外公口授《增广贤文》对她进行的启蒙。
在解放初期,上了扫盲识字班才认识了一些字。
母亲的手边一直有一本《增广贤文》。这成为她人生的教科书。
母亲在生活中,处处以《增广贤文》为标准。
母亲说:先贤们留下来的东西,是经过他们一辈一辈的实践经验总结下来的。是经过了实践考验的准则。
所以,母亲在与人相处时,总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做到将心比心,与人为善。
母亲要求我们每日早起,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和睦,干活时不怕劳苦,以勤为本。
我们小时在外面割草。同行的一些大孩子就会去砍地里的白菜偷偷带回家。母亲知道后就教育我们不能偷窃,要做到“人穷志不穷”。“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母亲她们那个年代的特殊情况,造成她们的局限性。
她从这朴素直白的古训中,获取许多宝贵的东西。来应对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状况。
二、我
我受教育的阶段,比母亲那一辈情况好了很多。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教材。
父母整日操心生计。能让一家人吃饱穿暖,是他们这一辈子最大的事情。
能把我们送到学校,对于他们来说,我们已经是很幸运的。
那时候的我们,每次开学交的都是上学期的学费。
我那时候的情况,我现在的留守儿童很相似。
我外表看起来很懂事守纪,实在是知道自己的家庭政治、经济等情况都不及别人,心里自卑严重。不主动与人交谈,性格越来越内向。
虽然有父母在身边,他们自身的文化缺陷对我们的学习也不能有帮助,况且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来陪伴我们。
父母的愿望是,看见我们每天到学校去学知识,不和一条街上家教不严、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做一个正直清白的人。
我最终把学习知识的诉求,寄托在文学作品中。
父母对我们学习知识的态度,我无可挑剔。毕竟那是一个时代造成的。
但是做一个正直清白的人,这一点我是十分肯定的。
我们文化水平不高,在实际工作中深深知道自己的不足。
别人工作之余,都去玩耍娱乐。我知道那是他们有资本。
奥斯特洛夫斯基、爱迪生、徐振超等名人的故事让我知道,先天不足,后天是可以弥补的。
在整个工作生涯中,我不断的学习工作中的新技术。胜任一个个新的工作。
我参加了成人高考,经过四年的学习,获得了毕业证书。
“活到老,学到老”,是每一个人接受知识教育的终极状态,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阶段接受教师所授的知识,而是人在这一生中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努力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充实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