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越早读越好

首先,很想说说许多人,也包括曾经的我自己,在阅读上的一个“偏见”:

只有小说,散文,抒情诗类型的书籍能写得有趣;而那些论说性书籍,比如社科类,数学,哲学,历史,心理学书籍,都显得过于冰冷,文字中没有温度,只有教化与艰涩的理论。读者与作者之间,如同堆满了通天塔的废墟,彼此相隔万里。

我身边有许多人可以一天读完一本小说,可一个星期都读不了一本论说性作品,或者压根就没有打开它们的欲望。——我们时常冷落论说性书籍。

直到后来读完派克医生的心理学著作《少有人走的路》,瞬间对论说性作品呆板、晦涩、难读的印象一扫而空,不禁惊呼非小说类书籍原来也可以这么有趣。轻快简洁的文字,作者本人的博学睿智,坚毅温柔,幽默俏皮,精明狡黠都跃然纸上。论说性作品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晦涩难读,甚至一些论说性书籍作者的文字,比许多小说作者更饱含深情,更有温度。

1.jpg

而当莫提默·J.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出现在我的生命中时,这样的感觉愈加炽烈。我读这本书的初衷,是把它当成一本普通的阅读指导类的工具书,可在不经意间却仿佛打开了一个阅读的新世界。因为在这本书里,艾德勒博士不仅仅指导读者该怎么去读书,并且不惜冒着让读者觉得略显啰嗦的风险,如长者般谆谆嘱咐,不厌其烦地告诉读者:阅读是美的,阅读是要训练的,要学会主动的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在阐述阅读之美时,指出了阅读的几个目的:1,娱乐消遣;2,获取资讯;3,增进理解力,达到心智的成长。这是从容易到困难的三个阶段,当然,这本书针对的读者,主要是抱着第三种目的读书的人。阅读之美,在于通过读书让你超越从前的自己,成为更出色的人。

关于阅读训练,《如何阅读一本书》把阅读从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如果把读书比作交友,基础阅读正如分清敌友,检视阅读如泛泛之交,分析阅读犹如知己好友,主题阅读犹如好友成群,谈笑鸿儒。艾德勒花了大半本书的笔墨,着重介绍了分析阅读,以及其中的规则。就像生命中的知己好友,都值得我们以最大的诚意和热忱去对待他们,那些好书,也值得我们用分析阅读去理解它们。

作为阅读最高层次的主题阅读,包括了前三个阅读层次的全部能力,适用于专题研究时同时读好几本书,这是阅读层次的最高阶。

当然,艾德勒也指出,并非每一本书籍都值得我们用上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书籍浩如烟海,很大一部分只需要基础阅读或者检视阅读。而那些水平高出我们的作者,能提升我们理解能力和心智的书籍,则必须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阅读。

阅读,并不是逆来顺受。并不是简单地把那些公认的经典书籍拿来,一字不漏地读完,灌输进大脑,强迫自己记住。这样读书不仅低效费时,而且会随时打消你读书的积极性。

一个出色的阅读者,应该是个主动的阅读者。读一本书,就好比是一场和作者的对话,读者应该带着自己的问题去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概括了读一本书时必须要问的四个问题:1,这本书讲的是什么;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4,这本书与你有什么关系?

2.jpg

在一个优秀的主动阅读者眼里,一本书的骨架,随着他提出的这些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显现出来,变得清晰明朗。学会并且习惯主动阅读,是读者阅读技巧提升最重要的表现。

而《如何阅读一本书》所透露出的野心,并不只是提升阅读技巧而已。而是通过主动阅读,增进自己的理解力,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实现阅读者心智的成长。“我们的头脑能无限地成长与发展下去,而心智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保持心智的成长,成为更出色的人,这才是莫提默·J.艾德勒博士终极的教诲。

阅读,它本非速成与灌输,更多的是一种浸润和潜移默化。这种浸润往往在你肉眼看不见的情形下,随着你的心智成长,慢慢让一本书成为你的一部分。即便多年以后你已然忘记书的内容,甚至忘记自己读过这本书,但它的种子早已在你内心里悄悄埋藏,只等着有一天开出一朵绚丽的花来。

如果你也阅读,如果你在阅读之路上走了不少弯路,但仍旧相信读书让你变得更好,那就别再等了,尽快把这本书放到你的书单上去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本书,越早读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