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锦江光影》· 锦江(南河)(1)


无限,包容,永恒,力量,生命,这就是水以及她所组成的河流……


第一章 锦水长流


锦江,以她缠绵的灵气滋润着悠久深厚的古蜀文明;锦江,以她博大的情素吸纳四方宾客;“门泊东吴万里船”盛景依然历历在目……
锦江河道及亭桥示意图(锦江区方志办制作)(注:示意图在本章把锦江(府河、南河)、金河标明,制作时背景为成都市区图)


锦江三桥两岸(由西向东):南门大桥——锦江大桥——新南门大桥(摄于1978年 牟航远摄影)

        有历史记载的锦江水,已经流淌了2259年。从“秦昭王使为蜀守开成都两江”,古蜀国水患频发的历史由此改写,成都华丽转身,沃野千里,“天府之国”从此而生。“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唐·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九)》)早在汉代,人们就在锦江水中漂洗蜀锦,漂洗后的蜀锦鲜美光亮,此江因此得名“锦江”。从公元前206年的西汉有锦江的记载到如今,锦江之名已有2214年的历史。(注:以上年代以2013年为准)

        锦江历经千年苍桑,河道没有改变,她奔流不息,养育了一座城市,成都与锦江相伴2000多年,城池稳定,从未迁都。

        图中左侧两处白色建筑群为20世纪50年代十大建筑之一的锦江宾馆(右)和锦江大礼堂(左)。


四川省街道舆图 清光绪五年已卯嘉平月 保甲总周刊 金筑吴绍伯摹绘 四川省图书馆藏


一、锦江(南河)(坐标:自西向东于合江亭与府河汇流,再向东南流向岷江)

1-1成都的一条河流

成都的一条河流(摄于1905年 【德】弗瑞兹·魏司拍摄 其孙女塔玛拉·魏司女士提供)

        100年以前,一位德国驻成都领事拍摄了这条从成都流过的河流。在波光粼粼的河中,大木船运载着满船的货物,小木船上浆片飞翻,穿梭来往,岸边停放着无数乌蓬船,桥前还有一位穿浅色衣服的欧洲人划着小木船荡漾河中。图片定格了100多年前这条河流,作为一座城市繁忙交通命脉的一瞬,这条河就是至今任滋养着成都这座内陆城的锦江。

      [注:魏司,生卒于1877年~1955年,曾为100年前德国驻成都领事。]


1-2 成都城门外的河流

成都城门外的河流(摄于1905年 弗瑞兹·魏司拍摄 其孙女塔玛拉·魏司女士提供)

        锦江边的吊脚楼已经留在了历史的岁月里,图片情景的再现又让我们感受到100多年前的温馨。你要来买鱼吗,放在鱼篓中的鱼还活蹦乱跳,放在水里的鱼篓可以保持鱼的新鲜。你要邀亲朋好友来吊脚小酒楼里小酌吗,便可以凭栏而望,临江邀月畅饮。


1-3 成都的码头集市贸易盛况

成都的码头集市贸易盛况(摄于1905年 弗瑞兹·魏司拍摄 其孙女塔玛拉·魏司女士提供)

        如今锦江沿岸还保留着少数码头,然而这些码头更多的是一种符号,对于已经退出航运的锦江来说,码头常常引发人们对往事的追思。早在明清时,分布在城际间的南河、府河、沙河等大小流河几十条,其岸边分布的码头星罗棋布,这些码头都是城市的繁华地带经商口岸。

        图为100多年前成都码头繁华集市贸易非常生动的一瞬——穿梭的木船、岸头堆积的木材、沿岸码满的箩筐、攒动的人头……左岸主体建筑为王爷庙。

这些百年前的景象,

如果没有留下影像,

便会像花朵般凋谢,

从我们眼前抑或记忆中飘逝,

甚至不留一块碎片。


1-4 成都的码头人们出行的口岸

成都的码头人们出行的口岸(摄于1905年 弗瑞兹·魏司拍摄 其孙女塔玛拉·魏司女士提供)

        古府河河宽水深,千百年来都是成都对外的主要通道。缕缕纤绳在河堤上刻下了不屈与顽强,声声川江号子唱出了一曲曲开拓与智慧的歌谣,点点风帆在宽广的清波上颠沛向前,蜀江沿岸处处留下了先民们坚忍不拔的足迹。

        明清以后,陆运兴起,府河航运能力逐渐下降。

        图为挤满河道的大船上的船工们正奋力撑搞,岸边排着等待上船出行的人……


1-5 老南门柳荫街河边

老南门柳荫街河边(摄于20世纪40年代 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提供)

        柳荫街河道在万里桥的下流,竹编的笆篓堆积在岸边,里面装满石头,用于磊河堤防洪。柳荫街地势低洼,锦江发大水时常常被淹。这些备于河边的竹笆篓就会派上大用场了。

       【史料:1914年 (民国3年),大雨,城内外被淹,各街长流成河,深处及腰。

        1945年夏,成都市雨水连绵不断,不时暴雨倾盆。全城共6次被淹。许多街道可来往舟楫,交通阻滞,工商停业。为20年来未有之大水灾。】


1-6 南河(锦江)河道

南河(锦江)河道(摄于20世纪90年代初 成都市府南河管理处提供)

        20世纪90年代的府南河(锦江)缓缓地从淤积堆高的河床中流过,锦江似乎有些疲惫了,失去了奔腾的丰姿。

        在锦江大桥下游岸边,坐落着一所成都市著名的小学——龙江路小学。1985年龙江路小学的六三中队成立了红领巾南河(锦江)考察小组,在辅导员的带领下,他们骑着自行车,考察了从浣花溪到合江亭的这段南河,孩子们一共察到26个污染源,锦江水发黑发臭的现状,振撼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他们亲自给成都市市长写了一封信,提出保护南河的倡议。

        1994年,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作为市政府的一号工程,正式实施。

        图中这段河道位于锦江大桥下游。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年锦江光影》· 锦江(南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