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刘昌昊课堂趣事(2)

1.刘昌昊朗读

我们学习刘成章的《安塞腰鼓》,细品结尾段的朗读,要读出寂静、读出辽远和空旷,因此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让学生练读之后,打算以南北两方对阵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展示时间到了,刘昌昊同学一马当先,首先举手——这孩子语文课上举手特别积极,别问说得是对是错,人家就是敢说,也不怕别人嘲笑,我欣赏这孩子的勇气,我读书的时候,就缺少这份勇气。

朗读开始了,四位同学进行朗读:赵戈、孙恒越、李明远、刘昌昊。

赵戈同学的朗读,大家公认的无人超越,他确实读的好,只要一开口,就让人感觉——就是这个味儿!

四位学生读完,大家点评,赵戈一如既往地没让大家失望。大家最惊讶的是刘昌昊这孩子,竟然读的出人意料地好,学生点评时说:“我感觉刘昌昊进步太大了,以前他读书就是来搞笑的,让大家乐一乐,没想到,他现在竟然读的那么好,读音、断句、语速、情感都把握这么到位,真让人惊讶!我为刘昌昊点赞!”

刘昌昊这个大家心目中不靠谱的孩子,这次朗读赢得了满堂喝彩。是的,只要你愿意,一切皆有可能!

2.“鸡啼”怎么回事?

刘昌昊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问题,就像我们沉浸其中,读《安塞腰鼓》的最后一部分时: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自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我们赏析了写法:以声衬静!衬托了腰鼓停止后的寂静、空旷与辽远。

突然,这娃站起来大声说:“老师,这个‘鸡啼’是啥玩意,跟安塞腰鼓有啥关系?”

同学们哈哈大笑,刘昌昊这娃一脸懵:咋啦?我问的不对吗?

于是,我又跟刘昌昊这娃解释了一遍。同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鸡啼”而不用“狗吠”呢?

大家讨论发现,还因为“鸡啼”意味着黎明的来临,也预示着黄土高原人新生活的开始!

这娃,有时在线,有时离线,有意思!哈哈,有趣的娃!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文课堂】刘昌昊课堂趣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