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王婉诺 

灯火辉煌,墙上挂满了彩灯,令家里明亮而热闹。

                                              ——题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送屠苏”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当春姑娘正步履轻盈地走在路上,每当到达一个节日时,在外工作的人们将会陆陆续续回到家中,这个节日正是——春节。

  海南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三之前就要开始了,那时家家都要囤年货,人们都要准备好新衣新鞋和一些过年时大人小孩要吃的零食。在海南腊月二十三又称作“小年”这一天人们会有祭灶王,扫尘土,吃灶糖等习俗。


  腊月二十三到除夕,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在这些天里民间有一个顺口溜:“二十三灶王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

  腊月二十三过完,就到了春节最温馨的时节。——“除夕”早晨人们醒来,换上先前买的对联和灯笼,望眼一看,家家户户门边,都有着那鲜艳的红。首先是祭祖,傍晚时,人们家中会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这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做团圆饭。


之后再到守岁,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2000多年的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中,说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赠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最后,到了小孩子们最欢喜的环节——发“压岁钱”又称红包。

  除夕之后就是初一了。界时,早起的大人们会出门放开“开门炮”小孩子们穿上新衣新鞋,去串门拜年和烧香拜佛,初一过完就数初二了,那时我们要吃馄饨;初三人民要烧门神纸,寓意:“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意”等至初九。

初九过后,就又到了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那就是——“元宵节”在元宵当晚,人们要吃汤圆;其二是闹花灯,此节目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也称灯节;

  其三是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做了详细的描绘,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其四是舞狮子,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一眨眼,春节悄悄过去了,大人和孩子们在这喜庆而热闹的节日里又迎来新的一年,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在这里,祝福家乡越来越红火,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