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一起长大的姑娘生了宝宝

生活,不紧不慢,走好当下,该来的总会来到!——题记
图片发自App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琴子发了条动态:欢迎宝宝来到人间。手机这边的我,惊讶的同时没忘记给琴子真心点赞。

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了很多次。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身边一起长大的姑娘就渐渐开始晒起了婚后生活,二人的甜蜜早餐,粉嘟嘟的萌宝,见面时谈论的焦点也开始不一样,别人开始讨论家庭老公孩子,我却开口闭口还说着学校那点破事。

少女时期的谈话的默契,一起不复返。

一起长大的有5个女孩子,我性格有点内向,心事从不外露,可情感却最细腻。在一起时,她们常拿我玩笑,说我以后肯定会最早结婚,我红着脸反驳说不可能。后来我开始早恋,这更加坚定了他们的看法。

初中之后,我们几个开始分道扬镳,有人辍学,有人进职校,而我进了高中,我的早恋也随毕业而流产。后来的日子平淡无奇,几个人见面不多,放假偶尔聚一聚,也会问道是否恋爱。十几岁的年级,谈到恋爱依然脸红,脑海里会映出某个人的影子,可却从未想过结婚是什么样子。我想,结婚离我还很远。我还要读书,高中、大学、研究生,勾着手指头算着时间,真的还有好远好远。

转眼,我进了大学,她们工作的工作,念书的念书,不常联系。我喜欢上一个男孩,标准的理工男,过年回家,我依然被取笑,说得多了,连我都相信我会先结婚。日子一天一天,每天三点一线,看过几场电影,吃过几次饭,我的恋爱吹了。没有太过悲伤,因为我从来就不相信我会最早结婚,我还有大学,还有研究生。

于是,大一,大二……然后某天,我发现朋友圈里当年那个说我会最早结婚的妹子牵了别人的手,无名指上戴上了精致的戒指,又过了不久,两个人进了教堂,身穿婚纱的她真的好看,眉眼里是满是为人妻的喜悦。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都可以结婚了,可我的成年礼似乎才刚刚开始。因为念书,没能参加她的婚礼,微信送上真诚的祝福。

少女时期的诺言不攻自破,当年信誓旦旦说“你肯定会最早结婚!”的女孩子已经嫁做人妇,眼里是初为人母的喜悦,而我却还在大学里担忧着即将来临的毕业,是考研?是就业?这样的问题再也无法和她们诉说,而我也无法体味她的生活里的烟火。

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先现在的男友林先森,我说:“立个flag,我大概会是她们几个中最晚结婚的。”许久,对方回应:“那我也做最晚的吧。”一直感谢他的包容。我与林先森是高中同学,两个人兜兜转转了5年终于走到一起,而我因为高考复读和转专业留级,不得不晚他两年毕业。两个人偶尔谈论结婚,可是并不着急,牵手是最好的等待,而在这之前,两个人都尽全力去成长——他工作,进修;我读书,考研。我们的日子还很长,婚姻还早。

我来自农村,村里有个规矩,无论男孩女孩,一走出学校家里就催着找对象。堂哥27岁,1.8m的高个,身材和颜值一点都不差,每年回家被逼着见相亲对象。村里人觉得再不找就晚了,可堂哥觉得男人应该以事业为重,结婚还太早。身边也有一些女孩子,初中刚毕业,进了两年厂子,回来手里便抱上了娃娃,每天围着孩子绕圈,算着柴米油盐。作为旁观者,我不能说她们不快乐,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只是在想,作为一个女人,结婚太早,事业不稳,拿什么教育孩子?我读的书越多,见的世面越宽,就越不想屈服,我怕给不起孩子一个好未来。

对于结婚,并不着急,生活里还有太多美好的事情值得体验。

我还没泡够学校的图书馆,那里有村上村树跑步时留下的足迹,有李娟在阿勒泰种地时发现的生活,有林语堂写下的《京华烟云》;我还没看够这世间的好山好水,北京的城墙,东京的铁塔,普罗旺斯的薰衣草;更重要的是,我还不够强大,承担不起婚姻背后的柴米油盐,我的大脑还不够充实,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还有待实现的梦想,也没能养活自己;这座城市,还没有我的位置,要做的事情太多,结婚还太早。

收回飞扬的思绪,藉文字记录下此刻的心情。始终相信,每个人有自己的路,无需着急,走好当下每一步,就是对自己最好的礼物。对待生活,不不急不怨;对待人生,不紧不慢。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小一起长大的姑娘生了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