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讨好的,究竟是什么?
讨好型人格大多是由于「缺爱」引发的,他们期望通过「讨好」来获得「爱」。讨好型人格的人真的讨好了别人吗?
生活中,你是否有以下这些「症状」:
·不懂如何拒绝别人。
·在艰难拒绝别人的要求后有强烈的愧疚感和负罪感。
·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经常假装认同他人的观点。
·总是以自己让步来尽量避免发生冲突。
·为了取悦他人、获得他人的认可而牺牲自己,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很少有觉得彻底放松的时刻。
·容易被他人的情绪左右,却很少关注自己的情绪,习惯性隐藏负面情绪。
·对来自他人的打击和负面评价习以为常,常常反思自己。
……
如果上面这几条你已经中了大多数,那基本可以诊断出:你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提到「讨好型人格」,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就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其中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更是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
松子对爱的渴望源自童年时期,因为妹妹天生病弱,所以父母把关注和爱都给了妹妹,而松子却只有在做鬼脸的时候,才会看到父亲的笑容,所以她慢慢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
长大后,松子成为了一名教师,却因包庇偷东西的学生自己担下盗窃罪名而丢掉工作。
在她一生的几段感情中,每一段她都在全心全意地为爱付出,一直在讨好别人,但等来的却是抛弃和背叛。她在发现自己被背叛后,失手杀死了当时的男友。
可即使后来在监狱中,松子依然高唱着「I’m living for love」。松子由于缺爱,一生都在努力寻找爱和付出爱,哪怕被打被骂,哪怕倾尽所有依然伤痕累累。但是「一个人是地狱,两个人也是地狱,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好」。
松子也曾憎恨父亲,离家多年赌气不跟父亲联系。但事实上,当父亲去世后她读了父亲的日记才知道,父亲一直也是惦记她的。自她离家那天起,父亲每天的日记结尾都写着「松子没有音讯」。
如果说松子是因为「被嫌弃」而酿成了一生的悲剧,那么蒋方舟则是截然相反的。
7岁开始写作,
9岁出书, 被清华破格录取,
22岁毕业便成为《新周刊》副主编,
这位理应是「别人家的孩子」的天才作家,却在《奇葩说》节目上坦言自己是个「讨好型人格」。在节目里蒋方舟提道,「我从没有和任何一个人产生过“真实”的关系。所谓的真实关系,就是你可以跟这个人去争吵,可以把自己最真实、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给这个人。」而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她情商很高,而是因为她非常害怕和别人起冲突,害怕别人不高兴。
她还讲起了自己曾经从事媒体工作时的「讨好」行为,即使心里觉得别人是在胡说八道,心里并不认同,但她依然恭恭敬敬地说「老师您说得太对了。」
直到她看到了「讨好型人格」的相关情况,她才意识到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当她再以这个标准审视自己的时候,她觉得非常可怕,「我发现我在做什么事情之前,都会去想别人的反应,有没有迎合他人的期待;我在跟他人的交往中是一个没有原则和底线的人,即使自己非常不愉快也不会表现出来。我开始怀疑前面20多年我活得是否是正确的。」
你为什么想讨好别人?
从松子和蒋方舟的故事可以看出,形成讨好型人格其实与一个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并没有直接联系。
那么讨好型人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他们为什么会想讨好别人?
一般来说,「讨好型人格」的人非常在意他人评价,总是去猜测并迎合他人的想法,习惯以他人为中心,总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委屈自己。具备这种人格的群体,很少会主动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也总希望自己的言行能让别人满意,从而忽略自己真实的感受。
「讨好者」的共性是:总活在对别人对自己的期待中,用敏感而卑微的姿态不停追逐外界对自己的认可。
实际上,「讨好型人格」并不能被认定为疾病,只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在心理学上,类似的症状被称为「取悦症」或「看管人性格紊乱」,即患者总是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同时却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承受了很多压力和委屈,严重者还会出现如头痛、失眠等生理症状。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哈丽雅特·布莱克博士在她的著作《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一书中提到,取悦症患者不仅是「老好人」那么简单,他们对别人的要求明明想说不,却说不出口,结果勉强自己答应下来,但这样的行为对于他们来说就像上了瘾一般,让他们无法控制自己。
这类群体虽然会意识到一味取悦迁就别人是不好的,但依然无法克服自己扭曲的认知,这样的行为习惯往往是在幼年逐渐形成的。
而讨好者之所以会像上瘾一样不断讨好别人,其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最大的动机是:期望他们所讨好的对象,能够给予他们相应的回报,就是所谓的互惠原则:我对你这么好,你应该也会对我好。
心理学家苏珊·纽曼指出,讨好者活在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中,不停的追逐着别人对他们的认可,为此他们愿意去做任何事。
所以,讨好者为什么想要讨好别人,究其根源还是想通过讨好别人获得认可来填补内心深处所缺的关心和爱护。
讨好型人格的人真的讨好了别人吗?
讨好型人格大多是由于「缺爱」引发的,他们期望通过「讨好」来获得「爱」。
那么,问题来了,讨好型人格的人真的讨好了别人吗?
阿丘有个朋友是讨好型人格,但是她却觉得跟这位朋友相处起来很累。「每次主动陪我做什么都摆出一副很勉强的样子,明明我也没让她陪我。各种小事对我特别妥帖,其实本来是很温暖的,但是我却能感觉她不是很开心,像是强迫自己。如果我一生气她马上就会检讨是不是她哪里做错了,一下特别丧,跟我说你要是讨厌我,我就离开你身边好了。」阿丘说。
阿丘是个性格大大咧咧的女孩,她觉得朋友间没必要勉强,即使有矛盾也不需要一方唯唯诺诺地检讨自己,大家说开了就好,「她的讨好是我的压力,跟她相处我会觉得很累。」
「跟她相处我会觉得很累」,同样的感受也曾出现在Linda心里。Linda的大学室友小云就是一个讨好型人格。
起初,Linda跟小云关系很好,但随着接触越来越多,她发现小云常常会处于委屈的状态中。有段时间,Linda跟另外一个室友经常一起打游戏,有时会打得有点晚,「我们宿舍四个人大部分时候都是夜猫子,但有时小云会睡得早一点。」
Linda觉得,其实只要小云想早睡时说一声,她们就会注意不打到那么晚了,但她却选择自己忍受,很久之后才提起。「大家一起出去玩,玩什么吃什么,我们问她她几乎从来不发表意见,我们决定了她不喜欢也不说。我明白这在她看来是一种付出,但其实这只是一种自我感动,我们当时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时间久了,这种委屈情绪就会映射在日常交流里,「我真的觉得跟她相处心太累了」,Linda说。
在健康的关系中,无论是友情、爱情、亲情其实都是建立在平等、信任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的。如果出现问题及时沟通,一起商量解决办法是正常的相处方式,但对于讨好型人格来说,沟通是困难的,对于他们不喜欢的事物,他们只会默默忍受,这种单方面的忍让在自己心里形成了芥蒂,但别人却并不知晓。
这就导致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和讨好型人格相处很累。
蒋方舟后来在《奇葩说》中提到自己「终于敢骂人了」。
在此之前,蒋方舟花了一整年时间在东京生活。在异国,她不懂当地语言,也没有社会关系,每天只是看书、写日记、看展览,完全生活在独立的环境中,她慢慢变得不再在乎别人的评价。
从东京回国后,和一位老师吃饭时,对方倚老卖老教训她,她站起来骂了对方几句摔门而出。做完这件事后,她开心地到处向朋友嘚瑟自己终于骂人了。因为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个标志,标志着她终于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讨好型人格总会下意识地讨好别人,所以他们很少表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绪,从而会使跟他们相处的人无法深入了解他们,甚至造成误解,而时间久了,他们的牺牲感更可能会让人感受到压抑。
正如治愈了讨好型人格的蒋方舟所言:真正能够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
所以实际上,讨好型人格并不能讨好别人,请停止你的讨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