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教师阅读地图》的点滴思考(三)

写在前边:

一直以马奈的这句话警示自己:做到即做到,没做到即重新开始,其他无需多言。成长的路上不为自己找借口,借助新网师这一优秀平台,跟着老师的步伐,和全国各地尺码相同的人一起精进,遇见更好的自己。以前也觉读着读着,一些点子便会闪现脑海,但是因没有坚持记录,所以用过之后便也忘却,这也导致别人问我:你是怎么给学生排座位的,我竟说不出个一二三。入学课程中老师分享道:打卡不展示学习态度,展示学习过程。所以接下来要读并思考,回想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记录并反思。

每天打卡时间基本在六点左右,昨晚老师分享道:他每天都会把第二天要打卡的内容准备好。这样事事提前完成,就会少了许多未完成任务的压迫感,并且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这是值得我学习的。

今日重读思考:

语文教材的价值是什么?有谁是为了作为教材而撰写这些文章呢?语文教材的独特价值是什么呢?《语文教学内容重构》将其分为两种: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和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原生价值”强调信息价值,作者是为了传递信息而创作它们的。“教学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解读,反思自己的教学,传播信息的信息做的怎样呢?越教越觉得自己不会教。周围很多教师每学期开始都要求学生买教材解读之类的参考资料,学生也养成了习惯,一到放假就会买来各科参考资料,我对此是持保留意见的。因为发现学生上课时一边听课一边看参考资料,遇到老师提问的问题便赶紧找答案,找到了便洋洋得意、自信满满的举手发言。但是看着参考资料读参考答案,于自己的思维训练有多大益处呢?显然了了,所以上课时我要求学生不允许看参考资料,要自己思考。可是又发现一些学生往往在预习时就已在课本上批注的密密麻麻(当然这是学习较主动的极少的一部分),仔细一看,不少内容依然是参考资料上的。也曾问过有经验的老教师,他说:课前课后允许学生看,学生需要学习上边的语言组织,课堂上则不允许。但是像这种勤奋的行为,我们何以知道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多少锻炼呢?小芦同学便是这样一个勤奋的女生,除此之外,她的其他语文作业也很优秀,练习题做的很认真,读书打卡也很充实,每次都是A4纸大小的笔记本最少写一张以上(我没规定量,只要求了打卡的几项内容必须要有),课堂发言并不突出,但成绩却很稳,每次都是前几,中招考试满分120她取得了111分,挺不错的成绩。挺疑惑:语文参考资料需要吗?若是肯定的,怎么科学的使用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读《教师阅读地图》的点滴思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