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Lei宝啊
愿所有美好如期而遇
目录
本题链接
输入描述
输出描述
算法分析
算法一:暴力求解
算法二:前缀和
预处理前缀和dp表
使用前缀和dp表
解题源码
我们以一道题目为例详解一维前缀和原理。
【模板】前缀和_牛客题霸_牛客网
首先第一行输入两个整数,n和q,n是要输入的数组的元素个数,q是要查询的次数,查询时输入l和r,代表着要查询的数组区间
比如:我们的示例:
值得注意的是n和q都大于等于1,至于为什么要这么给,我们后面讲算法会说到。
返回要查询的数组区间内所有元素值的和。
直接遍历数组,从给定区间开始遍历q次,我们分析一下时间复杂度:首先有q次的遍历,并且我们考虑最坏的情况,就是每次数组都是从头遍历到尾,时间复杂度就为O(q*N),按我们本题最大的q和n来看,这么干绝对是超时的。
类似于动态规划的dp表,这里的dp表每个元素都表示一个状态,由于我们的n是从1开始的,那我们的dp[1]就用来表示区间[1,1]的和,dp[1]表示区间[1,2]的和,看图更直观些:
我们可以用一个变量sum来表示和,然后通过遍历数组给dp表赋值。
那么我们如何使用dp表来求取数组区间的元素和呢?
我们dp表第i个位置就表示从下标0到下标i所有元素的和,比如我们要算[2,3]区间,也就是求这个区间的元素和,就是dp[3]-dp[1],我们也就能推知一个公式:
区间和 = dp[r] - dp[l-1];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 = 0, q = 0;
cin >> n >> q;
vector v(n+1,0);
for(int i=1; i> v[i];
//创建dp表,并填值
vector dp(n+1,0);
long long sum = 0;
for(int i=1; i> l >> r;
cout << dp[r] - dp[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