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灭亡时,为何是刘禅的儿子殉国,而不是刘禅本人呢?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等人,率军大举征伐蜀汉。姜维率张翼、廖化等将,将钟会的十余万大军抵挡在剑阁之外。

两军在剑阁对峙之时,魏军名将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刘禅派遣诸葛瞻在涪城迎战邓艾,诸葛瞻先胜后败,战死于绵竹。

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刘禅召集群臣商议对策,谯周力排众议,极力主张投降。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认为依靠成都城防,背水一战,必能破敌,但是刘禅不同意。

刘禅听从谯周的建议,派张绍、谯周等人,带玺印向邓艾投降,蜀汉从此灭亡。后姜维意图借钟会的力量复国,因为事情泄露而失败,姜维、张翼等人被杀,刘禅被送往洛阳。

刘谌选择自杀殉国,认为蜀汉亡得太窝囊了

在刘禅君臣准备接受谯周的建议,向邓艾投降的时候,刘禅的儿子刘谌极力反对,认为:

“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遂送玺授。是日,谌哭於昭烈之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左右无不为涕泣者。

一般都把这段翻译为“国家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自然会有亡国之灾”。但这样的话有点理解不了,刘谌后面“先杀妻子”的行为。

如果说此时的蜀汉真的到了穷途末路,他更应该是痛苦、绝望,悲愤之情不会这么强烈。而刘谌的悲从何来,怒从何来呢?

因为蜀汉完全还没到穷途末路的时候,姜维等人在剑阁还有数万大军,虽然要防备钟会,但是以剑阁的险隘,分出一部分兵马,救援成都完全没有问题。

另一方面,在南中的霍弋已经在整军,准备回援成都了,但是刘禅没有同意。可以说蜀汉此时,只要成都坚守几天,完全有能力击败邓艾,将其围歼在成都。

但是这一切的刘禅都置之不理,打定了心思接受谯周的建议,向邓艾投降。这才是刘谌悲愤的原因,心里头一团火,怎么有这样的父亲呢。

“北地王谌伤国之亡,先杀妻子,次以自杀。”刘谌觉得自己父子愧对先祖,国家亡的太窝囊了,感觉自己身上流的血都不干净了。因此才做出来“先杀妻子,后自杀于祖庙”的行为。

刘禅为什么要投降呢,做一国之君不好吗?

说实话,做一国之君,有时候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很多时候,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尤其是在东汉到隋唐这一段时期。

东汉末年,刘焉、刘表能够“单枪匹马”,掌控一州之地,最主要的就是借助了各地世族大家的力量,才掌控了州牧之权!

这样的情况在曹魏、东吴普遍存在,这是由当时的整个政治大环境决定的。能想象得到,三国相互之间,在前线打得炮火连天,后方大臣每天都会和敌国大臣之间信件来往,聊天打屁。

因此刘禅在找群臣商议的时候,其实是试探各个世族的意见,可以想见谯周必然代表了益州最庞大的一股势力的态度。令刘禅想不到的是,张飞的儿子张绍也同意投降。

这一下子基本上把刘禅抵抗的勇气都干没了,蜀汉创业功臣的第二代子嗣,除了刘备的几个儿子,也就剩下张飞次子张绍了,他都要投降,让刘禅情何以堪啊!此时的刘禅真应了那句话,“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刘禅投降的第二个原因,应该是前面有几个前车之鉴,像张鲁、张绣,以及献帝刘协等人,都是乖乖投降,身家性命都保全得好好的。

但是像袁绍的儿子们,选择顽抗到底,最后不仅鸡飞蛋打,自己身死族灭,老婆也跟着别人跑了。权衡利弊之后,刘禅果断选择了投降,气节什么的不重要!

最后,刘禅为什么不以身殉国呢?

刘谌说的“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刘禅都不同意,他怎么可能杀身殉国呢!

自古以死殉国的忠臣良将不少,可是到了皇帝头上,坚守骨气,以身殉国的帝王,却没有几个,除了赵宋的小皇帝,明朝崇祯,还真找不出几个来!

返过来说刘禅,他投降之前,肯定不可能因为谯周等人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投降了。肯定是谯周、张绍等人与司马昭方面已经有过多次的沟通,对刘禅进行了某种承诺,所以他才下决心投降的。

其次刘禅也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一方面他有一定的后手,除姜维等一心匡扶汉室的人,还有一批忠心于他的中下级实权人物。这些人就是保证他在魏国安全无虞,安享富贵的本钱。

比如南中的霍弋,起初并未投降魏军,在得到了刘禅等人在洛阳安全无忧的消息才投降了魏军。可以想到,如果刘禅在洛阳被害,蜀地必然烽烟四起,可能新的刘备后人跳出来主持反魏大局的。

另一方面,刘禅笃定司马昭不敢动他,因为他就像一个招牌一样,要做给东吴看。蜀汉灭亡后,司马氏已经有了一统天下的资本了,要用他做榜样收降孙氏。

如果把他弄死了,那么孙吴投降的可能就没有了,只能通过强力的军事进攻来灭亡东吴。还要承担东吴誓死抵抗的代价,完全就是得不偿失,所以刘禅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安心投降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蜀汉灭亡时,为何是刘禅的儿子殉国,而不是刘禅本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