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24天 君子不器

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4天

原文阅读:

2.12 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讲解: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定的用途。

启发思考:

        “君”字的本意是指有权位的人,如“国君”“君王”“君主”“储君”等。“君”后加“子”即“君子”,这个称谓逐步平民化,不限于位高权重之人。

        《论语》中,孔子把“君子”这一概念提升为一个道德人格的概念,原来指向“尊贵”社会地位,改变为主要指向人的道德品性,从而凝结了诸多美德在“君子”这一理想人格范式之中。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根据才与德的关系把人划分为四类:“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论语》中,“君子”出现了107次。孔子及弟子们从诸多方面阐释了“君子”。 从孔子时代直至近代,君子人格已经成为久传不绝的民族集体意识。

        近代著名学者辜鸿铭在发表于1914年的《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指出:孔子全部的哲学体系和道德教诲可以归纳为一句,即“君子之道”。他认为,孔子教导的“君子之道”,不仅是一个国家,而且是所有社会和文明的合理的、永久的、绝对的基础,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儒家把君子放在提升人们道德境界的关键位置上。更可贵的是,君子人格非与生俱来的,除“上智”与“下愚”不移外,大多数人是可以经由后天长期学习修为而塑造养成的。这样,既突破了社会阶层和血统论的固化,又给予个人成长发展以巨大的空间。这种成长性思维方式是使得个人潜能得以发展,文化精神得以传承的重要动力。

        当然,学做君子是毕生修身的事,学做君子可以让自己人生价值得以实现,既能成全自己的道德人格,也可能“兼济天下”。

        关于“君子”人格的种种特点,《论语》中多处论述,极其丰富。孔子对君子的品性、行事、戒惧以及在不同场合的作为,与“小人”对比着,都做了全面的、立体化的表述。

        此处,只先探讨一下“君子不器”。我们常常听到,夸奖一个人的时候说“大器晚成”,或者批评一个人说“不成器”。这意思听起来“成器”是好的呀,那这“器”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细细品味一下,我个人的理解是:一方面,由“不成器”到“成器”是人生成长过程的一个阶段,是好的开始或达成了部分目标;另一方面,只发展到“器”或局限于“器”,则境界远远不够。那么,到底什么是“器”呢?《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器是有特定形状和功用的,既是优势,但又有了局限性。作为人的成长目标或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言,拥有特定的专业技能、成为专业性人才是“成器”了,是不错的。但是“君子”的标准要更高,要“不器”,要不限于某些领域的专业性能力和成就,而是要有广博和通达的追求,特别是精神境界的高度和广度。

      “君子”具有博学通闻、跨界学习的眼光和格局,不会被狭窄的专业所异化,不为专业分工所限制。按照现代语言来理解,除了高洁的个人品德,“君子”还需要掌握的是多元思维模型,“君子”更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情怀和使命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第24天 君子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