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第七》07:教育需要仪式感

《论语·述而第七》07:教育需要仪式感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什么是“束脩”?

钱穆先生一共考究出了三种结果。一是干脯,相当于肉干,十条为一束。古人相见,必有“见面礼”,相当于今天的不空手。束脩算是正式相见之礼中的薄者。二是束带装饰,古人年十五,可以束带脩饰于外。三是束身脩行。

对孔子所说的束脩,大家普遍认为是作为见面礼的肉干。

什么叫“未尝无诲”?

“未尝”是不曾,“诲”是教诲。“未尝无诲”就是不曾不施与教诲。

后来,有人鸡蛋里挑骨头,说孔子“势力”,没有十条肉干做学费,就不上课,这种说法实在是要命的很,究其原因,无外乎两条。一是自己不学无术,不肯究竟学问;二是哗众取宠,试图标新立异。

一、有教无类

孔子的学生之中,并非没有“贫困生”。让颜回这样的贫困生拿出十条肉干来,恐怕是在难为他。孔子最看好的学生,反而就是这个贫困生。如果孔子本人是没有肉干就不上课的主儿,恐怕也不可能被后人尊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是55岁从鲁国司寇的位置上愤然离开,开始周游列国的。65岁在陈地时萌生回到鲁国办私学的念头,这个年龄的人,经历了十年的漂泊、动荡,哪里会拿几条肉干和自己教化众生的理想相提并论。

孔子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营生是否能够糊口的问题,周游列国的前十年里,一群弟子跟着他不离不弃,糊口显然不是问题。他老人家显然也没有逐利的心,在一个平均寿命不足三十岁的年代,已经进入耳顺之年的他不会连这一点也看不明白。

十几年的周游生活,什么样的苦他都吃过,什么样的困窘他和自己的弟子都一起面对过。一旦确立了教育生民的志向,他老人家必然是有教无类的。这个“无类”首先是不拘贵贱,人人都享有向上精进的权利。他自己说得很明白——“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言外之意是说,行过“束脩”以上礼节的,“我”都不曾不施与教诲。因为种种原因,未曾行过“束脩”以上礼节的,“我”也曾施与教诲。

二、为何要行“束脩”之礼

既然不是为了糊口,更不是为了逐利,并且将教育天下生民作为毕生的使命,甚至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将“身居陋巷”“不改其乐”的颜回作为学习标兵去树立。孔子为什么还要强调“束脩”之礼?

“礼”是什么?《礼记》中讲得很明白,“夫礼者,天地之序也”。礼是天地万物秩序在人身上的映照和体现,外在的礼表现的是内在的规律和秩序。孔子描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吾十有五志于学”,孔子编订的《礼记》之中也有行“冠礼”的记载。“冠礼”就像是今天的“成人礼”,实际上是通过一种仪式让人意识到角色和责任的变化。

孔子讲的“束脩”,实际上也是一种仪式。一是对于老师将传之“道”的敬重;二是表明拜师求道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志向”。孔子自己尚且是“十有五志于学”的,这个“志”你自己不说,别人是弄不明白的。你自己说了的,也未必是真“志”。最妥帖的办法就是“借物言志”,借助“束脩”来表达自己志于学的意向。

今天我们讲“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说得直白点,之所以“常立志”是立志太随便、太轻易了。让这些“常立志”的去行个束脩之礼,你看他还敢不敢轻易辍学,敢不敢轻言放弃。

教育需要仪式感,孔子他老人家老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用几条肉干儿的方式,“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老人家敲黑板了——凡是行过束脩以上礼节的,“我”都不曾不施与教诲哟。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述而第七》07:教育需要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