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天
2015.01.12 周一 晴
女儿终于开始改变了
新一天,上班前看到女儿睡眼惺忪地从房间走出来,跟我说,晚上有事跟我和老公谈。心里有些许开心和忐忑,似乎女儿要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了。
一天的工作,都相当于过眼云烟,雁过未留声。中午休息时,给老公打电话,一起揣测女儿的动向。最后,俩人不禁哑然失笑。我们俩似乎是伺候女王的奴仆,私底下要共同揣摩女王想法,以求得生活宁静与安全。
晚上与老公几乎同时到家,女儿自己一人坐在房间里听歌,音箱的混响似乎要把门框振掉。快速做饭,而后把女儿叫出来,吃饭时女儿一直很淡定,我也忍住,只字不提“谈话”的事情。接近八点女儿开口说话,大体表达的是,不愿意读高中,希望能进入职业学校就读,然后继续学钢琴,未来再考虑考音乐学院。
也许经历那么多,女儿终于回头了。这种激动,让我有一种跳起来的冲动。隐约还能记起几个月前的一个夜晚,女儿半夜回家,自己躲在房间里呻吟,当我被吵醒,过来看到的那一幕,比电影画面要刺眼的多。女儿额头上有个很深的刀口,屁股上也有个很深的刀口。随后我都是在蒙了的状态中带她去医院处理……
打住,这些挠人的记忆又开始泛滥,人确实很可笑,事情就是那么个事,发生的、没发生的、会发生的,对人的影响,真的不是取决于事件本身,而是取决于自己“自杀”的渴望度。不管怎么样,女儿现在是安全的,往好的方向走。心里似乎有了丝丝缕缕的明媚,这个夜晚似乎就是怀揣梦想的少年即将站上梦想顶峰时的璀璨之夜。
老公跑过来看我写东西,笑容似乎更加轻松,给自己的家绘个美丽的“像”,许以最真诚、简单的愿,一切都会好起来。
徐少波
回复
“吃饭时女儿一直很淡定,我也忍住,只字不提‘谈话’的事情。”看来,语言表达的欲望真的是降低了!
往大白话上说,所谓的教育孩子,就是在比拼抗焦虑能力。如果父母的焦虑指数高于孩子,就会不停地发号施令,那孩子就变成了被动的一方;反之,孩子就会主动。所谓的主动,就是所有的行为都源于自愿,这背后支撑的基石又是自由。有了自由,自我的价值就会得到保护,一个有自我价值感的孩子又怎会走向歧途呢?
一切都会好起来!
李克富
点评
改变是从接受开始
女儿似乎开始变好了!
这是一个非常积极且重要的信息,心理医生应该敏锐地识别并追踪这种信息,在必要时将其放大并巩固这种良性变化。
此时此刻,经验能让我意识到:哪怕女儿已经因为出现了好转而让母亲激动得有“想跳起来的冲动”,但这并非心理咨询作用的凸显,若归结为是写了这20多天的日记所产生的奇效,也几乎是胡说八道。
我心里清楚,此时此刻,不是女儿变得多么好,而是母亲已经接受了那个不好的女儿,结束了“女儿应该很好,可现实中却极差”的内心冲突,开始观察并记录那个现实而非理想中的女儿了。
临床心理学发现,大量的心理困扰都源自内心的自我搏斗,比如觉得自己“应该如此”,但现实却“并非如此”,总希望并试图改变现实或让现实去顺应理想中的应该,结果就会因总是不能做到而体验着“强迫性重复”的痛苦。
面对这样的求助者,心理医生的帮助策略很简单,只是颠倒一下,让求助者的理想顺应现实而已。
理想顺应了现实,就是接受。
心理医生清楚,心理咨询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求助者在认知、情绪、思维等方面做出改变,而改变始于接受。
但是,接受何其难啊!
“你能接受老公已和那位女性发生了性关系的事实吗?”我问一位始终不能从丈夫偷情阴影中走出来的女性。
她答:“能。但是……”
“能”,是理性的;“但是”后边想表达的,其实是不接受。
不接受,就会在理性和情感(欲求)之间悬着——上不去,又下不来,痛苦地挣扎着,而挣扎又加重了痛苦。
好在,解除这种挣扎状态,心理医生已经有了很多十分有效的技术,比如以下10个问题就是针对“不接受”的提问:
(1)你能接受过去发生的那件事情是不可改变的吗?
(2)你能接受有时候不管我们怎样努力,结果并不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吗?
(3)你能接受你在生活中有时候会快乐,有时候不会那么快乐吗?
(4)你能接受自己不完美吗?
(5)你能接受“生活是艰难的”吗?
(6)你能接受有人喜欢你,有人不喜欢你吗?
(7)你能接受自己家的条件就是不如别人家吗?
(8)你能接受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吗?
(9)你能接受你与别人不同吗?
(10)你能接受你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吗?
我的经验是:以此为蓝本,变换着方式对求助者反复提问——反复,反复,再反复,直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