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这样评价一个人吗?
真有两把刷子!
这句话是在夸一个人,多用于形容某人能干、有头脑、有本事。
那两把刷子的出处是什么呢?
这源于古代文人常用毛笔舞文弄墨,这个刷子就指的是毛笔。那些文章写得精妙、书法自成一家的文人在面临别人称赞自己时,就干脆谦称自己有两把刷子。这句口头语言在传播中涵义变得凝练和丰富起来,最终成了某种本领和能力的代名词。
我为啥对这句评价语言忽然产生兴趣呢?
1.来哈的福建茶商谈南北教育
上周去哈市培训期间,应哈市地理教研员胡老师的盛邀到会展中心附近的茶城去品茶,茶城有好几层楼,每层楼都有很多茶坊。
我们去的茶坊名叫鹏程万里,老板是福建人。
交流中我们得知老板16岁便来到了哈市,如今已经人到中年。
受专业影响,我们几个地理教研人和老板探讨起了南北方的教育差异。
老板一边给我们斟茶、一边不紧不慢地和我们讲开来。
他的家乡在福建盛产大红袍的一个乡镇,家长对孩子教育很开明,若是小孩读书特别优秀,那就继续供他读;如果读书很一般就不浪费时间了,初中毕业后就让孩子出来闯荡,走入社会,去寻找自己的“两把刷子”。
那时候通讯也不发达,孩子出去后会到哪里?做什么?过程什么样?家长几乎全然不知,更别谈给予指导。一切都靠孩子自己去摸索:自己琢磨怎么填饱肚子,自己琢磨怎么与人交往、向人求助,自己琢磨怎么学到“门道”或“本事”,自己选择哪个行业适合自己,自己决定今后的路怎么走?……
这个茶坊老板当年就从福建来到了哈尔滨,摸爬滚打中做起了卖茶的生意,并在这里成家、生儿育女。
他说哈市目前有近三万福建人,分布在不同的行业:五金、建筑、饮食、服装、物流等等,他们做得很好,有能力的老板还组织福建的老乡们形成了商会,每年都会在固定日期聚会,一起探讨生意经,并相互介绍顾客、相互支持。
我猜想哈尔滨当年一定是很吸引他们来创业,因为在哈市人当年企业很多,大家几乎都在体制内上班,那么体制外的所有行业就大量缺人,先到者看到了特别大的市场,就带来亲戚、老乡加入,越聚越多,形成今天的规模。
茶坊老板总结我们这里培养孩子的特点:好像人生只有一条路:考大学。他说其实很多人不是拔尖人才,花那么多钱、读那么久的书,出来还不是就业?等你们的孩子大学毕业,我们已经是老板了,你看,我的茶坊有好几个大学生在这打工。
其实总结起来:南方人更务实地让孩子早早地去找自己的两把刷子,而我们东北人却执着地让孩子读大学,然后进入体制内。
结果是能再次进入体制内的只是极少数,剩下的80%走向了市场,才开始寻找自己的两把刷子,有的还根本没有找刷子的意识,只是盲目地搬砖。
2. 蔡志忠的提醒
今日在哔哩哔哩上看到漫画家蔡志忠的采访视频,忽然崇拜起他来,索性把这类视频都看了一遍,看完特别遗憾自己没有早些关注他。
这真是个奇人、仙人,他的成就我就不再这里多说了,他对个人成长、尤其是孩子教育上的提醒真的让人醍醐灌顶。
他的这类视频中反复提到:找到你的那把刷子。
他说每个小孩出生后都是天才,都有自己特别擅长的方面,一定要在小时候就找到它,并且知道确定目标,琢磨出如何利用这把刷子来达成。
他说努力是不会成功的,思考和喜欢才会。
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不会累、无需特别的努力,你有明确的目标、你有认真的思考如何达到目标,你就会主动去做,集中经历做的过程中会有创造、会有心流体验,从而产生好的结果。好的反馈让你更有自信、更相信自己的大脑、相信自己的能力,做得更好,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
也就是说找到自己的那把刷子,活出自我,才能取得与众不同的成功!
蔡志忠早在四岁时就找到了自己的刷子——画画,并在那时候确定成为亚洲第一。此后,他就真的靠这把刷子15岁成为职业漫画家,如今他的漫画作品在北半球所有国家出版发行,成为宣传东方文化的第一人。
他教育自己的小孩子也是这样的,他的女儿在两三岁时就被他追问:将来做什么?当她的女儿确定做设计后,她的数学考了零分他也不生气,不爱学弹琴他就允许他不谈。因为他认为数学零分、不会弹琴不耽误她女儿成为设计师,她的女儿已经找到自己的那把刷子,其他的就不重要了。
而反观我们现在的家长呢?
孩子小的时候就各种特长班排满,上学后各种辅导班安排上,整天逼着孩子学习,哪怕是他不喜欢、不擅长的也得学,导致很多孩子都逆反,高考后撕书、撕笔记,再也不愿拿起书本。
哪怕是学霸,很多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最擅长什么?将来要做什么?只能跟着社会潮流走,成为一个空心人!
更有甚者即使走上工作岗位,也不真的喜欢自己的工作,之后容易伴随各种抱怨、各种吐槽,面对加班时因为情绪体验不好,身心是疲惫的,结果有的就会抑郁、有的甚至轻生。
现在真的该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了,尤其是家庭教育。
以前我妈妈经常劝我不要过度干涉孩子,其中一句经典就是“孩子都是自带饭碗的”。
其实道理和蔡志忠讲的是一样的,饭碗即刷子。
我们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找到那把刷子(饭碗),而不是砸碎他自带的,然后硬塞给他一个不属于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