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酒茶糖烟——《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笔记二

一、酒

自然发酵的果酒,原始社会已经出现。粮食酒是麦芽与谷物浸水,使淀粉糖化,糖再发酵转化为酒精。

商代的酒有醴[lǐ]酒和鬯[chàng]酒,商代醴[lǐ]是淡酒,酒精度很低,是甜酒。鬯[chàng]酒是用黒黍和香草酿成,专门用来祭祀。甲骨文中有“鬯[chàng]一卣[yǒu]”,说明当时最高级的酒器是卣[yǒu],卣[yǒu]是宋人定名,器型不明。

二里头文化出土的夏代爵可加热,使神嗅到香气,冒着蒸汽的热酒用于敬神,《尚书》里说,“芬芳香气,动于神明”,人们通常饮用的是凉酒。

起初爵是酒器的统称,商周时应该是以觚【gū】做饮酒器。汉代储酒用瓮、壶,盛酒用桶形或盆形的酒樽。

汉代的胡傅铜酒樽、胡傅温酒樽出土于山西右玉,山西博物院展品,铸于公元前26年,“温酒樽”此处“温”是“醖[yùn]”的借字,指反复重酿多次的酒,用连续投料法陈酿而成,时长而酒味酽洌,是珍品,桶形酒樽也十分精美。(关于胡傅温酒樽的用法有三种说法:1、用来加热酒;2,上文中的说法;3,用来盛放加热过的酒。目前以第三种说法较流行。)

汉时喝酒不用觚,用椭圆形的耳杯,觚发展为卮[zhī],像现代的筒形杯。

中唐以后饮酒用瓷碗,分酒用酒注。魏晋时期名士流行服五石散,又称寒食散,葛洪说五石是丹砂、雄黄、白矾、曾青(天然的硫酸铜)、磁石,药性燥热,人开始饮用温酒。储酒器唐宋后用梅瓶。

葡萄酒,汉通西域后由大宛传来,唐朝时凉州是主要产区,太原一带后来居上,《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太原土贡有葡萄酒,北方辽金元葡萄酒更为流行。

古代酿酒时酒醪中的酒精含量达到20%以后,酵母菌不再发酵,故酿造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18%左右,元代以后蒸馏酒的技术由阿拉伯传入中国,蒸馏提纯后酒精含量可以达到60%,称烧酒。烈性酒后来又为各种香型。

二、茶

茶在《尔雅》中有记载,战国时便有,古代茶陵(今湖南茶陵县)以产茶得名。

中国人的饮茶法,第一阶段是西汉至南北朝的粥茶法,第二阶段是唐至元的末茶法,第三阶段是元代后期的散茶法。

公元764年,唐代陆羽的《茶经》定稿成书,茶风大盛,《茶经》中的茶是以茶饼碾成的末茶。晚唐时用点茶法,茶末置于茶盏中,注沸水冲茶。宋代的名茶,是福建凤凰山所产的“北苑茶”,以北苑茶制成龙凤团。仁宗时,蔡襄制成的“小龙团”,加入香料磨制,一斤值黄金二两,“香甘重滑”是茶味的标准。汉六朝时为咸汤型,唐宋为甘乳型。

晚唐后社会兴起斗茶,茶末入盏,加沸水,以著、匙或茶筅[xiǎn](圆形竹刷),在盏中击拂,最后形成胶体,然后要验水痕,先出现水痕的为负,茶汤耐久者为胜。斗茶之风促使建窑的黑瓷流行,因为茶色白,在黑瓷上容易见到水痕。

元代后散茶风行,明代禁止揉捻高级茶饼,茶具也成为沏茶的茶壶。

三、糖

中国古代无蔗糖,而是谷物淀粉水解的麦芽糖。古代曾长期使用蔗浆调味。唐代从印度学到了制糖法,始制红糖。白糖到明代才有。甜菜在古代已有,但1906年才引入糖用甜菜。

四、烟

烟草原产美洲,17世纪传入中国,故《本草纲目》中无烟草,明末吸烟之风已盛。乾隆时陆燿写的《烟谱》,是中国最早的记载烟草的专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代人的酒茶糖烟——《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