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6 沈继光的摄影与人生(一)

沈老师人如其名——继承了光影的艺术,并把这种微妙的意境以自己的方式传播推广。

比起他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背景、国内国际各类油画展的经历、和诸多关于摄影作品的著作,更加吸引我的是他对于摄影的哲学思考、和把所感所想融入作品的那份坚持与执着。

摄影技巧一:“近一点、再近一点”、“进一点,、再进一点”

摄影的人要进入到拍摄的情境中去,尽可能的接触拍摄的内容——一方面是从距离上接近,可以观察到更为细节、更有冲击力的点;另一方面,不只是单纯的把物体拍到相机里,而是“用心去感知拍摄物的呼吸”,感受实物的一切——历史和背后的东西。

比如下面这张“三眼井”:

作为一个在北京出生的人,沈老师在读大学之前,很少出去玩,如果没有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也许就像芸芸众生那样、平淡而顺从的度过此生。但他非常遵从内心的声音,为了寻找那种毫无束缚的自由,做一件让内心有所安放的事,才开始了借助于摄影和文字,把心里的感悟用光影表现出来。于是,在八十年代的北京街头巷尾、特别是胡同里,经常出现他的身影。 

当他第一次看到这口三眼井时,先是近距离观察——产生诸多思考。他本身学习的是美术专业,并没有太多文学或者历史方面的积累,而为了做到自己内心深处想要达成的目标,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

原来,“胡同”这个词来源于源于蒙古语gudum,也就是“水井”的意思。在历史上,北京吃水主要依靠水井,因此“水井”便成为居民聚居区的代称,进而成为街道的代称,由此产生了胡同一词。

而在实际操作上,近距离拍摄一是有利于构图、二是可以通过井口清晰的纹路和斑驳突出岁月的痕迹。

北京城内仅存的明城墙遗址

明城墙——位于东便门至崇文门之间,是始建于明朝永乐17年(公元1419年)的真迹。这里能够免于拆迁的厄运,并非来源于某人后者某个机构的保护,毕竟,连梁思成、林徽因那样的大家都无法保住京城的古迹。而是因为当时修建地铁的工人和家眷在此处搭建很多窝棚,当年临时挡风遮雨的住所,保全了如今难得的真迹,不禁令人唏嘘。

沈老师为了突出这种历史残破的厚重感,从构图上借助于远处一颗树木(图片左侧)斑驳的树皮——引发观者的想象,又特意选在在一个落雪的冬季拍摄,更加衬托出想要表达的情境。

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回忆起有一次从这里路过,橘色的夕阳温暖的洒在行走的路人身上,也给斑驳厚重的城墙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边,当时的脑海中似乎闪现些什么,却在今天的讲座上回忆起那抹存留了六百年的历史沧桑。

再联想起今天这场讲座所在的“角楼图书馆”——虽然图书馆是2016年参考上世纪老照片重新附件的,但位于左安门的“角楼”却是老北京的地标性建筑,现如今,人们坐在这里,聆听一场场京城前世今生的流转浮光。

摄影技巧二:充分利用“光”。在这里,沈老师提到了一个我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的事——什么是摄影?

原本自己拍东西,就是为了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但恰恰忽略了,其实记录的方式有很多种——文字、画画、拍摄视频,而“摄影”区别于其他方式的精髓恰恰是它起源的希腊语中的两个字φῶς phos(光线)和 γραφι graphis(绘画、绘图)。“摄影”的本质就是“以光线绘图”。

而摄影师就是要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瞬间,将之定格为不朽的视觉图像。这种捕捉光影的能力,需要在多次实践中积累。而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拍摄者和被拍者之间瞬间灵魂的碰撞,也成为摄影带给我们最快乐的享受!

其实无论做任何一件事,都应该有“溯源”的精神。所以沈老师接着推荐喜欢摄影的人可以多读一些西方大师关于这方面的著作,从而更为深刻的理解摄影的意义。

他用下面这幅图来解释“光”的作用——

这是一幅沈老师在北京一个胡同里拍的石墩。当时捕捉到的光线正好射在石墩表面,突出了纹理的光滑,而这种“光滑度”的背后,承载的正是历史的变迁——多少人,在岁月长河的某个时间节点上,恰好坐在此处休息。那些人坐着的片刻,脑子里会不会令光乍泄般的感应到几百年之后的某个时刻,会有位路过的摄影师,恰好捕捉到了这片光影,并把它定格为影相?

想起了有一次采访故宫李老师时聊到的一些很神奇的感知——人与自然、时空、历史的不同纬度之间,是不是通过摄影传递着某种灵犀的契合?

《草叶》——上帝的拖把

沈老师的艺术设计作品集《草叶》——将各类机缘巧合下得到的植物做成标本,以图片搭配文字的方式封存、影印成册。这是里面我最喜欢的一幅,沈老师对它的解读为一种被人所敬畏的“上帝”的拖把,借助于一侧的光,整体反应一种勤劳的智慧;而那种光影和植物本身飘起的根须之间轻盈而动人的感觉,与我而言,更像是曼妙的舞姿——不是在有限的舞台,而是在一望无际、金色的麦浪里,更为舒展而自由地随风起舞!

20191217 00:04

修改于 20191218 10:23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2-16 沈继光的摄影与人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