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37课,诚身有道

      昨天我们学习了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更加感受到提前准备的重要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真正的豫则立是一种心声,也就是不仅仅是要在事事物物的层面完成先期策划,更重要的是早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在你的心中完成了所有的布局,升起了必胜的信心。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你早已有预防,在成功到来之前已经胸有成竹,这也是老子所说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从起心动念间的萌芽处,就已经避免了问题的发生,而不是等到事后再去想解决的方案。

      下面我们接着学习中庸的第三十七小节,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这段原文是在说在下位的大臣,如果得不到上级的信任,便不能治理好平民百姓。获得上级的信任,是有方法的,那就是如果得不到朋友的信任,也同样不值得上级信任。要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方法的,那就是如果不能孝顺父母,同样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是有方法的,那就是如果对自己都谈不上真诚,孝顺父母更是难以做到。要使自己更加真诚是有方法的,那就是如果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对自己好,同样不能使自己真诚。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对自己好,在这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阳明先生的教诲来更好的体会,阳明先生说: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原来我们不是在领导的身上去找忠诚,在朋友的身上去找信任、找仁爱,不是在父母的身上找孝道,而是回到做人的根本,在心上去除私欲,诚于自己的良知,这个时候我们才有了真正的对自己好,并且能够拓展到父母、朋友和领导。

      如何让自己成为值得信任的人呢?中庸向我们揭示了这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诚身或者说诚于自己的良知,我们可以拿起纸和笔,愿意将自己以前对他人的过恶坦诚直白的写在纸上,以此来直面自己的贪心和私欲,当我们愿意这么做的时候,便已经开始向真诚的自己逐渐靠近了。当我们去掉了一分自己私欲的时候,就会惊喜的发现能够打开一扇创新的大门,与他人的关系也将能上一个台阶。

      第二个层面,是顺乎亲,也就是反观自己是否从起心动念上孝顺父母。比如在窝里横、欺负父母,却在外人面前假装对父母好,或者忘记了父母的生日等等。原来面对自己至亲的人,尚且还有如此巨大的提升空间。

      第三个层面,是信乎朋友,反观自己是否值得亲朋好友的信任,比如我们是否把脏活、苦活、累活,都推给了同事。或者明明知道自己的工作有问题,却还是把炸药包传给他人。又或者是不是只把同事当做了眼前可以利用的资源,当我们这样坦诚的写下更多的对同事不好的念头,就会明白为什么在之前一直无法实质性的提高与同事朋友们的关系。因为这样的心中有愧,会让我们失去真诚对待朋友的力量。

      第四层面,是获乎上,反观自己是否值得上级的托付,比如我们会不会觉得只要老板满意就好?客户的感受与我无关,或者我只是尽力而为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全力以赴,再或者问题最好不要暴露出来,我自己能搞定就行等等。

      看到这些念头,如果是作为上级还愿意留下这样的下属吗?当我们在纸上一条一条的写下这些,并且坦诚直白的面对自己的内心,那些所有对父母、对朋友、对领导的种种的不好的起心动念,这个时候就是在诚于自己的良知。而当我们下定决心真的去除掉这些私欲的时候,就会发现蓝海原来就在自己眼前,自己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为父母做好,子欲养,而亲不待。面对同事、朋友原来自己还可以为他们做得更多更好。面对领导时,也无需躲躲藏藏,可以为上级为组织做出诸多创新的建议,而上面所说的所有的创新都只在于我们的这一颗心。

      回顾今天的原文,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我们不是在父母、朋友和领导的身上去找信任,而是去去除一份自己的私欲,必能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发现蓝海就在眼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庸第37课,诚身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