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8使用强制力的目的

01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运用强制力是出于防卫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对方。例如:我们抱住年幼的孩子不让他跑到公路上,那是为了他的安全,如果我们打孩子的他:"你怎么这么笨!“那么,我们是在惩罚他。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时,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上,而不评价对方及其行为。关键词:强制力  是防卫  而非惩罚。

02、非暴力沟通认为,如果一个人做的事情会伤害到自己或他人,那是因为他不够成熟。不够成熟的表现:

(1)我们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2)我们认识不到,我们并不需要通过惩罚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3)我们相信,我们有“权利”去惩罚或伤害他人,因为他们是罪有应得;(4)我们产生了幻觉,例如,听到“某种声音”叫我们去杀人。

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而不是为了惩罚、羞辱或谴责他人。

相反,在使用惩罚性的强制力时,痛苦能让他们:

(1)意识到自己的过错;(2)感到懊悔;(3)改变行为。

在实际生活中,惩罚往往加强了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疏远。

03、惩罚的类型

体罚的类型有:体罚、指责或否定他人、不给孩子某种好处。

(1)体罚是常见的惩罚方式。

(2)  指责过否定他人,例如,如果孩子没有照家长的话去做,父母可能就会说他“自私”“不尊重父母”等等。

(3)另外一种惩罚方式是不给孩子某种好处,例如不给零花钱。在这种情形中,变得冷漠是一种强有力的威胁。

04、惩罚的代价

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时,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于对失败的忧虑。

我们都知道,惩罚将导致关系的疏远。一旦我们被看作是施暴的人,我们就很难得到友善的回应。

05、惩罚的局限性

我相信,了解别人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来满足我们的愿望是至关重要的。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看重每个人选择生活的自由。

通过提问:我希望他基于怎样的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我们可以发现惩罚或奖励很难实现我们的目的。例如,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出于爱干净或对父母的关心去打扫房间,指责或威胁显然不太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常见的情形是,孩子打扫房间是为了服从父母的指示(“因为妈妈是这样吩咐的”)——他们也许是为了得到父母的疼爱或避免受到惩罚。

06、案例

女儿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因为基础不好,学校作业又多,所以有拖延做作业,和没做完的情况。当这样的次数多了之后,我有时就控制不住发货,然后打她的手,大声的斥责她,责怪她,这样的结果是,她有难题不会问我,没做完作业会悄悄的把作业藏起来,撒谎说做完了。

2020年疫情的时候,老公在家辅导孩子,他用站在她的立场,引导她怕出错,做不起作业也着急的心情,理解她,支持她,然后一步一步的引导她把作业做对,孩子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找到了自己的差距。

所以,在这学期,孩子作业没做完,我会问她为什么没做完呢?有什么困难吗?我们能解决吗?你接下来怎么办呢?孩子在这样平等,非暴力的沟通下,反而会因为自己做的作业得到了批评,考试没考好,会主动的告诉我,也会想好怎么来提升改进。而自己方法没效果的时候,我提出和我一样,她也每天5个内容的打卡学习:读书20分钟、数学口算练习2道题、听写一篇课文生字、帅菲老师作业练习、舞蹈练习30分钟。

目前孩子很愉快的在配合打卡,有时候内容没打完,或者质量不高,我都会让她反思一下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在孩子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充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这就非暴力沟通最棒的地方:让人感受到感情和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6-18使用强制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