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分,这种片子诠释了什么叫伟大

去年的华语院线,有一部献礼清华百年校庆的电影《无问西东》,不少朋友都看过吧?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在西南联大的课堂上静坐听雨的场景。

沈光耀是一位富家子弟,在战乱年代不顾家人的阻拦,毅然决然的投笔从戎,终成为了一名飞行员,把自己最绚烂的青春都献给了祖国。

还有影片结尾的彩蛋,也让我非常感动。当那些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各个领域的民国大师们,猝不及防地出现在大银幕上:

梅贻琦、梁启超、梁思成、林徽因、王国维、冯友兰、钱穆、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邓稼先……

被深深震撼到了吧!

难以想象的是这些在中国学术史上,留下辉煌篇章的宗师巨匠们,居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将知识和汗水挥洒传播在同一所大学中。

这所大学存在时间很短,前后只有八年时间。

但却被誉为:中国最牛大学

限于篇幅,电影没能讲完这所传奇名校的辉煌历史,但其实这所大学背后的故事,远比电影要精彩得多!

西南联大

又是一部由央视出品的人文历史类纪录片。

纪录片一共5集,每集时长只有50分钟。

豆瓣上标记看过的虽然只有几百人,但评分却已经高达9.2

延续了央视纪录片一贯的精致典雅的拍摄手法和考究严谨的科普人文性,纪录片制作组通过各种历史文献和影像资料以及口述采访,再现了“中国现代史上最传奇的大学”西南联大从学校筹建,到在战争的年代里继续保留知识火种、薪火相传的历史。

总导演徐蓓前后用了两年时间,走遍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访问49位西南联大的学子,其中最年轻的已经年满90岁。

而摄制组更是通过在世界各地收集到的珍贵影像、书信和日记资料,让影片不断穿梭于民国与现代,搭配上各种充满诗意的动态素描画面和悦耳唯美的配乐旁白,将观众带回到那所大师云集、群星闪耀的大学当中。

纪录片的第一集标题为:《八音合奏》

这句话出自哲学家冯友兰所撰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文中说道:

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这段话说得便是西南联大最初创办的根基,它是由三所大学联合组成。

在硝烟四起的1937年,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为了保存中国的文化脉络,当时由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这三所著名高校合并而成的战时临时大学,从沦陷了的平津一路南撤,最终落脚云南,合组为: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在当时那样的动荡的时局之下,临时成立的西南联大必须带领着一批会聚于昆明的知识分子和学子们,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延续香火。

他们既要时刻面临战争的威胁和拮据潦倒的生活中求生存,同时更要在这种艰苦卓绝的逆境中摒弃个人利益,然后结茅立舍、传薪播火。

这其中离不开时任西南联大的三位校长(常委)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的功劳。

纪录片的时间切入点为1889年。

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不算什么特别的年份;但对于中国教育史来说,这一年,众多风云人物开始成长。

1889年的12月29日,天津一户姓梅的诗书人家,诞生了一个男婴,取名梅贻琦,字月涵。

同年,浙江余姚人蒋梦麟刚满三岁。也是在这一年,位于天津城东八里的北洋水师学堂,招收了一个13岁的高个子男生,他的入学登记名字是张伯苓

他们的人生交集始于1904年。

这一年,梅贻琦考入了南开中学堂,他成了张伯苓的学生。三年后,他以南开中学堂第一届第一名的成绩从这里毕业。

与此同时,余姚人蒋梦麟去往上海就读南洋公学。

次年的夏天,他报名参加了浙江省官费留美考试,获得录取,得到了前往美国留学的机会。

也正是在1908年,美国决定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部分赔款退还给中国,作为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经费。

次年,梅贻琦成为第一批庚子赔款赴美留的七个学生之一。

而就在9年之后,41岁的张伯苓成为留美多年的蒋梦麟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

此时的蒋梦麟正拜在著名的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门下攻读心理学博士,而张伯苓则是为了能够在天津创办一所能与欧美大学一较高下的私立大学,而赴美考察游学。

于是,以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代表的这些新一代的教育学者们,率先接受到了西方的现代化教育体系的熏陶,他们渴望在当时的中国开展一场现代化的知识教育革命。

蒋梦麟的回忆录当中写道:

如果你丢一个石子在一池止水的中央,一圈又一圈的微波酒会从中荡漾开来。在静水中投下知识革命之石的是蔡孑民(元培)先生。

当时的北京大学在蔡元培的主持之下,开始了一连串的教育改革。

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们可以和思想激进的新人物们并坐讨论,教室里到处讨论着新文化、新生活以及各种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等问题。

在当时,中国大学的创办经过了三代。

第一代是以清政府为主导,当时的状元、进士主张办的学校,始终没能脱离封建落后的旧时科举习气。

第二代是严复蔡元培等人主张办的学校,他们是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并试图让中国教育与世界接轨。

而到了第三代便是到西方留过学的有识之士主张办的学校,以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为代表,他们追求大学的世界化与现代化。

正是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之后,大量从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们开始将西方的教育体系和思潮带进了中国的大学校园。

到了1931年,已经教书12年的梅贻琦成为清华大学校长。彼时,蒋梦麟担任北大校长,张伯苓担任南开校长。

三位杰出的教育家,风云际会于一个动荡的时代。

1937年7月29日,日军占领北平,仅仅一天之后天津也跟着沦陷。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先后被占领,南开大学也被炸毁,正是在这种苦难之中,平津三校决定暂迁长沙组成临时大学。

由于这场撤退完全是临时发动,所以毫无组织,只能各自奔命。

朱光潜扮作商人挤车出城,闻一多除了手稿,连行李箱都没带。

与教授、老师相比,学生们的境遇更为艰难,许多学子家乡沦陷,身无分文,“逢车便上,遇庙而栖”,甚至有人一路乞讨,辗转南下。

到12月13日,日军占领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临时大学又不得不继续南下迁往云南,先是在云南的蒙自,等到校舍建好了,才前往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大。

1938年,三校在抵达昆明之后,取北大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清华的教授治校(严格要求)以及南开的应用实干(坚韧不拔),合成一种新的联大校风。

建校初期,三位校长成为联大最高权力机构——校常委会的常务委员,而最年轻的梅贻琦成为联大的实际掌舵人。

但是在国难面前,没有职务高低,没有论资排辈,他们共同的目的是:

坚持办学,联合到底。

也正是三个人各自的担当、退让、隐忍,才成就了西南联大联合办学的成功。

更艰难的是联大创办初期,其条件之艰苦令人无法想象。

校舍都是茅草屋,一间宿舍要住40个学生。

教室里只有椅子没有课桌,图书馆里面所谓的书架,不过是在废油桶上放一块木板。

校长梅贻琦为了给老师学生发补贴,几乎把自己的家当全都卖了,夫人韩咏华不得已都要到街上去卖米糕。

可即便这样梅贻琦先生也不曾想过放弃,他曾经说过: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

而在当时,西南联大几乎集中了大半个中国学术圈的顶级精英和名家大师——

国文老师是沈从文,英语老师是李赋宁,物理老师是吴有训,中国通史老师是吴晗,公共伦理学老师是冯友兰,数论老师是华罗庚……

然而事实却是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是当时西南联大的学生和教授们的普遍状况。

纪录片的旁白中用了一句很接地气的说法:

这些在中国学术史上赫赫有名的人,在当时无非就是西南联大那些从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生的教师。

可即使是住着四处漏风的师生宿舍,吃着掺杂沙子的碎米,顶着日军的狂轰滥炸,那些大师们却从未放弃过教书育人的理想和专注于学术研究的初心,他们仍在坚持做学问、做研究。

所以西南联大虽然在历史上只存在了八年,但却留下了堪称辉煌的一页。

在这八年的短暂办校历史上,西南联大共孕育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一百七十多位两院院士上百位人文大师及学术著作名篇无数……

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内心总是会禁不住升起一阵感动和自豪。

纪录片借由西南联大短暂却辉煌的历史,串联勾陈起一段令人心生向往的的历史。西南联大在民族存亡之际的艰难求生,实际上是整整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上下求索的身影。

有人曾说,世间大学何其多,但西南联大却只又一个!

因为那是这片土地最屈辱,最艰难的岁月,但却生长着最为风华正茂,最有理想和信仰的读书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豆瓣9.2分,这种片子诠释了什么叫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