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童年(三)恭城油茶

上次说到童年的味道,我觉得有必要特别的说说恭城油茶。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恭城莲花人,我们都是喝着油茶长大的。


恭城是个瑶族自治县,民风淳朴,瑶家人热情好客,这里最出名的应该算是油茶。油茶是每个恭城人必备的早餐。天色佛晓,人们开启新的一天。不管再忙,恭城人绝不会吝啬时间来准备一锅油茶。如果早上没有喝油茶,这一天估计会没精打采,哈欠不断,食不知味。油茶,是恭城人给自己迎接新一天最好的礼物。

80年代的莲花乡还都是我外婆这样的泥巴墙青瓦房,晨曦开启,薄雾轻轻笼罩着这个静谧的乡村,等待太阳掀起这沉睡的薄纱,呼醒大地。房子的青瓦上陆陆续续泛起青烟,每家每户传出了熟悉的“笃,笃,笃”敲打油茶的声音,接着,油茶的香气在整个乡村弥漫开来。


打油茶的工具是3件套,油茶锅,油茶锤,油茶隔(过滤网)。锅是很特别的,用生铁制作,比一般锅厚2倍。锅只有25厘米左右大的圆形,大概有5斤重,底部也是圆形,锅的左边边缘有一个鸭嘴形状的滤口,是方便倒油茶用的。锅带有一个长柄,长柄前半部分是和铁锅整体打造的,后半部分嵌入木头手柄,这样锅的承重较好,也不烫手。油茶锤是一个7字形的木头锤子,一般选用老茶树枝制作成。油茶隔是用竹子编成的细密滤勺,勺子成水滴状,水滴小的一端延伸出去形成勺子的手柄。


油茶的主要原料是茶叶,蒜,姜。茶叶一定是谷雨清明采摘的绿茶。不需要特殊制作,采摘下来的新叶用铁锅炒,然后晒干就制成了。茶锅上灶,放入一点油,把洗干净的茶叶,姜,蒜头,葱白放入,也可加入几颗生的花生增加汤汁的浓白,然后慢火用油茶锤不停的捶打,等到锅底微焦,这些食材也基本锤烂,大火加入开水,等水继续翻滚一分钟,加入盐,第一锅油茶就做好了。桌上碗排开,打油茶的人一手拿起滚烫的茶锅,一手握住油茶隔,把油茶通过油茶隔过滤到每一碗中。茶叶等碎渣用锤稍稍挤干,继续放入锅中准备第二锅。打油茶的人一般都能很好的把控节奏,等大家碗里的油茶快喝完,下一锅就基本锤好了。大家又把碗凑过来,再一一接满。喝油茶一般都重复打4锅,5锅,“一锅苦,二锅涩,三锅四锅好油茶”,一般到第三锅才是最好喝的,第一锅还有浓重的茶叶苦味,第二锅涩味比较重,第三第四锅味道最好,第五锅之后味道就淡了。油茶色泽土黄透亮,带有浓郁的茶香,入口微辣,是蒜和姜的辣味,每一锅带有不同层次茶的味道,由苦至涩,最后到甘,暖暖的一杯,提神驱寒,让人神清气爽。茶圣陆羽在《茶经》里提过姜片与任何茶都是相宜的,油茶更是让茶与姜这两种食材的组合在味蕾上进行了升华。古时候的岭南地区是南蛮之地,为了抵御湿热的气候,瑶乡人的祖先把提神醒脑的茶和暖胃驱寒的姜用油茶的美味表现出来,是智慧,更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光一杯油茶不足果腹,油茶是主茶,配着油茶吃的主食形式多种多样。上班一族时间不充足,打上油茶,往油茶里打入一个鸡蛋,再和着一碗米饭,或者烫熟一碗米粉,加入些青菜,这就是最简单可口的早餐。时间充裕时,准备好炒米,脆果,油炸花生米,这些是泡入油茶一起喝的。再炒上一盘米粉,水浸粑,煎上各式年糕,或者各种糕点小吃,茶能解腻,这些主食配上油茶,平添了几分滋味。遇上逢年过节,清晨去猪肉摊上割上几两瘦肉,猪肝,回来打上一锅油茶,用油茶涮猪肝瘦肉火锅,更是鲜美至极。


时过境迁,家乡也在时代的车轮中日新月异翻天变化,但是喝油茶的习俗却是代代相传,这笃笃笃的敲打声,日复一日的在清晨传来,像穿越了百年的历史,一直没有停歇,一直没有改变过。它也像一曲和谐的音符,敲打在每个游子的心中。瑶家人们每天清晨认真地准备这一锅油茶,那一刻,感觉世界之外的纷纷扰扰都与他们无关,生活只在这一茶一品之间。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梦回童年(三)恭城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