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第十三章——我不想与我不能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发现自己想做某事,精心准备一番后,发现自己并不擅长做这件事或没有做这件事的能力,如果这时别人问你想不想做这件事,你会说想,但是没有做的能力。在想做和不能做之间徘徊一阵子后,别人再问你想不想做这件事,你立马就说不想。

想做和不能做这两个概念是冲突的,当你被它们的冲突折磨一段时间后,就不得不在他们之间做出选择,将想做变成不想做比将不能做变成能做简单得多,于是你改变了自己的观念,你的理性大脑为你找了一个合适的理由,使你不想做这件事看上去合情合理,你无法完成这件事的原因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想做。

可是事实是你把自己给骗了,你不想做的原因正是因为发觉自己不能做,并不是真正的不想做或没兴趣做,而是对自己没有做这件事的能力的妥协。

心理学上把类似这样的过程叫做自利归因,指把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对自己有利的那种情况,也就是不让自己下不来台。

但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多个原因共同造成的结果,这些原因里既有你说的原因,也可能由你自己造成的原因。也许你是真的因为不想做才没有完成这件事,但造成你不想做的原因不就是你一开始你不能做,却不想去学习吗?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实际上,我们的努力是为了增大结果发生的几率,而不是为了那个确定的结果,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这么简单的道理,被人们一次又一次忽视,并不是因为人们不懂,而是根治在我们内心的毛病:自利归因。

“精神病院实验”证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观念都会对看待周围的事物起到滤镜的作用,过滤一切所见之物,使它们与我们的观念相符,这也是为什么在进行心理学实验时,要使用一切手段使实验保持客观。

每件事情都往往有两个原因造成,一个是外因,一个是内因。外因就是除你之外的事物造成的原因,而内因则是你自己造成的原因,只要有哪个因素不成立,事情的结果就会改变。无论外因如何只要不是到了人力不可抗的地步,发挥一下自己的自由意志和主观能动性,总能获得同样好的结果;同样,如果你想改变客观现实,那也得用自己的行动,而不是抱怨。凡事多从自身归因,你才能披荆斩棘,实现自己的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暗时间》第十三章——我不想与我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