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尼采《道德的谱系》

读的尼采的第二本著作。前面“Pütz版编者说明”相当于整本书的导读,通过它,基本能了解《道德的谱系》的结构、尼采欲表达的观点、他如何推导出他的结论。当然读正文才能细致领略到尼采作为文采飞扬的哲人的一面。

这本书里,尼采先谈论道德的价值,即善与恶;然后研究探讨的道德状态的不完满形式,例如“罪欠”、“良知谴责”及“相关的东西”;最后分析了在艺术、哲学、道德和宗教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关于禁欲主义理想的价值观。

之前看过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为他对人类心灵密码的透视叹服,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在心理学方面的承继和扬弃关系。

叔本华提出了“生命意志”,尼采继承了它的核心,并变形为他的“权力意志”,它们都强调生命意识的本能力量,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个体,涉及一种非理性的实体,我们可通过直接领悟而体验到它。但叔本华太悲观了,他拒绝这一实体并试图否定它,萎缩在他的孤独小屋里,阴郁地仇恨人际交往关系,而尼采则接受它并希望肯定它,尼采憎恶懦弱、规避,他斗转向了斗争进取。话说不是“斗士”就不配为尼釆这位先行者拎鞋。

尼采认为:“权力意志会导致痛苦,这是一个被尼采称作“狄俄尼索斯式的”可怕认识。每一种意欲屏蔽痛苦的道德和世界观——这不仅仅指的是佛教和叔本华,同时也指所有被尼采用“颓废”来形容的东西,包括“现代理念”的民主化运动——,他们同时也就拒绝了权力意志,即生命本身。现代性的弱点,即它的“颓废”,“就在于它对痛苦的极度仇视。”于是我们以各种方式逃避、去除痛苦,去除理性的自我意识或其它占据身心的转移方式,前者如佛陀修行,后者如主动剧烈运动等,结果欲盖弥彰。其中又派生出禁欲主义理想。

时值尼采时代,罪魁祸首的当然是一统天下的基督教,尼采认为明明是我们因为“罪欠”而羞愧,受“良知遣责”,继而隐蔽变形发展为“道德、良知”的伪装,然后又光明正大以“权力意志”统治他人。于是尼采对人类“道德”发起猛攻。

尼采认为,禁欲主义理想自我蔑视生命本能,“那个迫使它们表达禁欲主义的那种绝对的真理意志,它其实就是对禁欲主义理想的信仰本身”。另一个极端则发展出不可知论:“什么都不是真的,一切都是允许的”……尼采讽刺说:“没错,这才是精神的自由,甚至连信仰都因此宣布真理无效……”禁欲主义理想必然导致使欧洲沦陷的虚无主义,这是尼采最为细思极恐的东西。

因为禁欲主义因自我扬弃的行为而走向毁灭,它丢弃了生命的法则,生命的本质中那必不可少的“自我超越”的法则所追求的东西。前路将是一片坍塌和断裂。

尼采振聋发聩地问:“如果除去禁欲主义理想,那么人,人这种动物,迄今为止尚未拥有任何意义。他的尘世存在不包含任何目标;“人生何为?”——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人和地球均缺乏意志;在每一个伟大人物的命运背后都重复震响着一个更为伟大的声音:“徒劳无功!”这恰恰正是禁欲主义理想所意味的东西:即缺少一些东西,意味着有一片巨大的空白环绕着人;——他不知道该怎样为自己正名,不知道该怎样解释自己、肯定自己,他因为自己的存在意义问题而痛苦。然而他的问题并不在于痛苦本身,而在于对“为何痛苦?”这类呼喊无从对答。人,这个最勇敢、最惯于忍受痛苦的动物,他从根本上并不否定痛苦:他希求痛苦,他找寻痛苦,前提是必须有人给他指明一种生存的意义,一种痛苦的目的(比如宗教信仰,比如禁欲主义理想)。是痛苦的无目的性,而非痛苦本身构成了长期压抑人类的不幸与灾难——而禁欲主义理想恰恰为其提供了一种意义!”

然,世人无可救药,因为“人宁愿愿望虚无,也不愿空无愿望……”

尼采站在人类深渊的边缘凝视,他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将长久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孤独而傲然的尼采,你在查拉图斯特拉那座山巅洞穴里,啃食人类可鄙的有毒的顽骨,不发疯才怪哩!

且不说尼采的论证有无偏颇,单是他逆向着、重估一切价值的姿态,足以让所有哲人幡然醒悟,从人类心理和思想史,从习俗源头来正本清源,足以让世人刮目相看。

关于这本书,尼釆思想的渊源,正如译者所说:“他生于西方“原罪”文化之中,每受德国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熏陶,兼采英国心理学与进化论之长,以语源学为解牛之刀,更以卓然不群之志,遂成此鞭辟入里之文字。”


2019/07/18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尼采《道德的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