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NotFound——邹质力

读《苏东坡传》卷二探王安石形象


在看《苏东坡传》以前,我对于王安石的了解多是正面,印象中给他的标签无非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和“著名诗人”等等,但从未真正了解过他。初次看到《苏东坡传》中对王安石描写“王安石是个怪人,是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 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穿着习惯矫揉造作不近人情”,我震惊到了。再看后面,王安石变法中,他“为目的而不折手段,将倡议之人不惜全部罢黜;独断独行,遇事极难与人合作,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世之术,不能接受忠言,不愿承认自己犯错”,这简直颠覆了我对王安石的印象。

为什么王安石在《苏东坡传》的形象有如此差异,我觉得有这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历史上的“拗相公”王安石太过自信、固执。他面对宋朝的经济财政败坏敏锐地察觉出漏洞,为了让国家繁荣昌盛大力他主张新政,认为新政能充裕国库。于是他与皇帝交好,让皇帝支持新政。王安石为国家着想的心是值得肯定的,他错在新法的部分内容不妥,执行的手段过于强硬。虽然变法的结果与自己所预期不相同,但他过分执着乃至偏激,听不进反对的话,不愿意看清实际,甚至蒙骗皇帝,贬谪反对自己的人。他“永远是个困于雄心而不能自拔的人,成为自己梦想中的牺牲者,自己的美梦发展扩张,而后破裂成了浮光泡影,消失于虚渺之中”。第二,王安石变法是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但它太理想主义、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是不符合北宋的时代潮流的,所以它才会导致当时国家大乱。但不能否定其意义,《苏东坡传》中对王安石和王安石变法的贬低还是有些夸大其词了。第三,传记既然是个人编写的肯定就有个人偏好和情感偏向。林语堂先生可以说是苏东坡的骨灰级粉丝,对他的喜爱,已经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于是,爱他所爱,恨他所恨,对王安石的评价就有失偏颇。

其实,历史是复杂的,人也是复杂的,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局限性,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的解读未必就是正确的。历史并没有所谓的真相,很多事情不能单纯地用是与非来判定;很多人也不能单纯地用好与坏来区分。历史只是不断地解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404NotFound——邹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