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鲁迅——《过客》

大学以前读过的鲁迅的作品只包括他最为出名的《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那时只是单纯的无聊才去读鲁迅的作品,也不是很理解鲁迅的作品的含义。那个时候只是觉得鲁迅的文章的一些表达还挺有意思的,印象深刻的一是《秋夜》里的一句话——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那个时候我觉得这种表达方式特别的有趣,按一般人的思维来说要表达家门口有两棵枣树,肯定是直接就是家门口有两棵枣树,但是鲁迅先生说的却是“我家门口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这样的表达读完给人一种妙趣横生的感觉,一般读到“一棵是枣树”的时候心里肯定已经认定另外一棵树不是枣树了,但鲁迅先生又告诉你,另外一棵也是枣树,这样就会有一种出人意料的感觉,那个时候我就觉得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十分有趣。

    后来上了现当代文学史课程,重新读了一遍鲁迅全集,也读了之前没有读过的《野草》,通读一遍《野草》,只觉得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篇文章就是《过客》。以至于对于《过客》这一篇文章,我反反复复读了许多遍。第一遍较为粗略的浏览过去时,只是觉得没读懂这篇文章到底在讲些什么,甚至觉得情节有些荒谬。就又细心的读了一遍,第二遍读到过客说“可恨我的脚早已经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 “不行,我还是走的好”时,我突然产生一种十分励志的感觉,似乎觉得这是一篇励志故事,一个明明已经伤痕累累不堪重负的人,却还要坚持朝着那不知名的远方前行,就好像是我们当代的大学生一样,明明十分迷茫,不知未来在何方,却还要仍然往前走。但当我把《过客》一整篇的读完时,却又产生了一种悲凉的感觉,觉得文章中的这个过客十分的悲凉,他不知道自己叫什么,从还能记得的时候起就是一个人,甚至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就只知道要往西边走,即使沿途受伤,也得坚持着往前走。这样的过客既让我敬佩他那一往直前的精神,又让我觉得他十分的可怜。这种感觉是我读鲁迅的其他文章所没有感受过的,后来静下心来又想到鲁迅的文章不应该是这么简单的,毕竟上课时老师分析每一篇鲁迅的文章似乎都能分析出鲁迅对时代的思考,鲁迅的文章应该都会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于是我又读了几遍《过客》,并尽量联系革命的去阅读。文章中老人劝过客回转去时过客所说的“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我觉得他们所说的回转去的地方,或者说过客原来所在的地方似乎就是封建社会,那个充满了压迫的封建社会,而过客想要向西走的地方,也许就是象征着民主科学的未来,过客就是一个生活在旧社会却在向着新时代前进的人,而那些呼唤过客前进的声音就是未来。老者说“他似乎曾经也叫过我……他也就是叫过几声,我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我也就记不清楚了”“你的来路,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可知老者可能曾经也和过客一样是一个追求未来新时代的革命者,但中途放弃了 ,最终屈服于旧社会的统治中。

    《过客》让我感受到在五四时期鲁迅先生孤军奋战的孤独与无奈,也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往前走”摆脱封建社会的决心。我觉得过客这个形象就象征着鲁迅先生,过客明知前面是坟却还要坚持往前走,只因不想辜负那些呼唤过客前进的声音。而鲁迅先生呢,明知革命道路十分艰难,未来渺茫却依旧“俯首甘为孺子牛”,只因为他知道旧社会终将会灭亡而希望就在前方。鲁迅先生自己后来曾说过:“先前,旧社会的腐败,我是觉到了的,我希望着新的社会的起来,但不知道这‘新的’该是什么;而且也不知道‘新的’起来以后,是否一定就好。”但他同时又相信“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尽管对希望的性质还不能充分肯定,但由于他对过去的深切的憎恶并与之彻底的决裂,因而无论如何困顿乏力,仍然倔强地奋然前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鲁迅——《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