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谈亲子教育》的一点启发

001 给孩子多唠叨几句不是坏事。

其实你的话都会进到孩子的心里头,有的时候,你碎碎念的东西会影响他一生。比如父母总是教育我们不要去吃肯德基,虽然我们自己还是会偷偷吃,但是当我们的小孩要吃肯德基的时候,我们也会制止他们吃。比如父母要我们努力学习,多看书,虽然到现在也没养成读书的习惯,但是我们还是会把原来父母要求我们的某些东西原封不动的要求给孩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父母的碎碎念管用了,我们都潜意识认为他们说的这些有道理。在此感谢父母的唠叨,也希望他们继续唠叨下去。

对于儿子弹琴,我总是不停的唠叨,虽然开始他总是粗心大意,漏洞百出,其实经过反复的纠正提醒,他的确听进去了,进而有所改善。难怪老师也说,没有别的办法,唯有不断耐心的提醒。每次只要盯住一个改善点,集中精力去改善,效果会有的。

虽然对孩子说的某些话,他看似听不进或者忘记,甚至反驳,可是在他心里头藏在那儿,到某个瞬间,他要做抉择的时候,你那句话突然跳出来,总一天会发光发热。

002 孩子顶嘴是好事情

如果孩子跟你辩,说一些歪理,你要给他机会,给他时间,而且你有的时候还可以给他十足的时间,让他说他的歪理。要平等对不对,你先说20分钟,看他有没有本事,再说20分钟的歪理来辩驳你。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培养演讲能力的训练。

003 批评孩子,要依据客观事实,不要先入为主,不要使用权威,否定之前先肯定

举个例子,孩子回家抱怨作业不会做,通常家长会说:肯定是上课没认真,没学好。但是如果换种询问的方法:“是不是题目很难?爸爸小时候也不会做,我们一起研究一下怎么样?”效果会好得多。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放下身段,放下偏见,当他看到你用平等,示弱的姿态去对待他时,他会放下害怕的顾虑表达真实的想法,沟通就容易得多。

还有,在批评和沟通的时候要注意周遭的环境,和他所处的年龄。比如他在家里会很霸道,在外面可能就很“怂”,比如小时候他愿意你抱他,长大了未必喜欢。小时候是跟屁虫,长大了反而不喜欢和父母出游。

004 互相换位思考

当儿子要买玩具的时候,我们就让他自己从存钱罐里出钱,一旦他自己要出钱时,他会对玩具的价格有所感觉,当他“抠门”的时候,他就不再耍赖皮缠着我们买玩具了。还有个妈妈就做得很好,用互换角色的游戏,让孩子做了一天爸爸妈妈,虽然导致的后果是因为孩子的笨拙带来的更大的烂摊子要收,但是让孩子体会到了父母的不容易和辛苦。很是值得效仿。

我总以为边嘴里数节奏边弹琴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儿子总是不能同时做,后来当我自己尝试的时候,的确发现不是那么简单,自然对他有所宽容。这也算是换位带来的体会。

以上是从刘墉老师的亲子教育中受到的一点启发,和非暴力沟通里的某些观点也很类似。所有的有效沟通都是带着爱和真诚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墉谈亲子教育》的一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