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今天的内容讲解之前,我们应该回顾一下,在我的全链路压测专栏中的第一篇,我就已经介绍了当前的性能测试在互联网企业中的重要性,已经性能在互联网行业中的占比是多少。
这个时候是不是会有同学问我, 你已经写过全链路压测的专栏,为什么还要写这个性能专栏呢?难道性能专栏和全链路压测专栏没有公用的地方吗?答案是肯定的。
性能工程与全链路压测工程之间的共同点很明确,就是压测;而区别点也明显,即线上/线下、生产数据/测试数据。
看到这里,是不是还有同学有疑问,既然有区别,那就把区别列出来好了,干嘛还要专门整一个专栏来写性能工程的文章呢?这次写出来的内容,会不会有重复的地方呢?
这一点需要你放心,我既然写性能工程专栏的内容,肯定是不会跟全链路压测专栏有重复。
全链路压测,是通过真实生产环境的数据进行改造,云服务器搭建;
性能工程,是通过物理服务器的搭建,使用的是非生产环境的数据。
说了这么多,我们就言归正传,来聊一聊性能测试中,TPS和RT之间的关系。
我想但凡了解或者做过性能测试的同学,都知道TPS与RT。但是,TPS和RT之间的关系,可能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或者说专职从事性能测试7年以下的同学,很少会完全理解(掌握)TPS和RT之间的关系,已经如何根据TPS与RT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系统的瓶颈点。
我先上一张图,这张图,学习性能测试的同学,估计印象深刻。
在这个图中,定义了三条曲线、三个区域、两个点以及三个状态描述。
1、三条曲线:吞吐量的曲线(紫色)、利用率(绿色)、响应时间曲线(深蓝色)。
2、三个区域:轻负载区(Light Load)、重负载区(Heavy Load)、塌陷区(Buckle Zone)。
3、两个点:最优并发用户数(The Optimum Number of Concurrent Users)、最大并发用户数(The Maximum Number of Concurrent Users)。
4、三个状态描述:资源饱和(Resource Saturated)、吞吐下降(Throughput Falling)、用户受影响(End Users Effected)。
我在很多地方,都看到了对这张图的引用。应该说,做为一个示意图,它真的非常经典,的确描述出了一个基本的状态。
但是,示意图也只能用来做示意图,在具体的项目中,我们仍然要有自己明确的判断。我们要知道,这个图中有一些地方可能与实际存在误差。
首先,很多时候,重负载区的资源饱和,和 TPS 达到最大值之间都不是在同样的并发用户数之下的。
比如说,当 CPU 资源使用率达到 100% 之后,随着压力的增加,队列慢慢变长,响应时间增加,但是由于用户数增加的幅度大于响应时间增加的幅度之前,TPS 仍然会增加,也就是说资源使用率达到饱和之后还有一段时间 TPS 才会达到上限。
大部分情况下,响应时间的曲线都不会像图中画得这样陡峭,并且也不一定是在塌陷区突然上升,更可能的是在重负载区突然上升。
另外,吞吐量曲线不一定会出现下降的情况,在有些控制较好的系统中会维持水平。曾经在一个项目中,因为 TPS 维持水平,并且用户数和响应时间一直都在增加,由于响应时间太快,一直没有超时。
最优并发数这个点,通常只是一种感觉,并没有绝对的数据用来证明。在生产运维的过程中,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更为谨慎,不会定这个点为最优并发,而是更靠前一些。
最大并发数这个点,就完全没有道理了,性能都已经衰减了,最大并发数肯定是在更前的位置呀。
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误区,压力工具中的最大用户数或线程数和 TPS 之间的关系。
在具体的项目实施中,有经验的性能测试人员,都会更关心服务端能处理的请求数即 TPS,而不是压力工具中的线程数。
这张图没有考虑到锁或线程等配置不合理的场景,而这类场景又比较常见。也就是我们说的,TPS 上不去,资源用不上。所以这个图默认了一个前提,只要线程能用得上,资源就会蹭蹭往上涨。这张图呢,本来只是一个示意,用以说明一些关系。但是后来在性能行业中,有很多没有完全理解此图的人将它做为很有道理的“典范”给一些人讲,从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误解。
在我的工作经验中,其实在 saturation point 之前,性能指标就已经可以显示出问题了,并且已经非常 panic 了,而我们之所以接着再加压力是为了让指标显示得更为明显,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调优实际上是控制系统在饱和点之前,这里有一个水位的问题,控制容量到什么样的水位才是性能测试与分析的目标。
我们简化出另一个图形,以说明更直接一点的关系。如下所示:
上图中蓝线表示 TPS,黄色表示响应时间。在 TPS 增加的过程中,响应时间一开始会处在较低的状态,也就是在 A 点之前。
接着响应时间开始有些增加,直到业务可以承受的时间点 B,这时 TPS 仍然有增长的空间。再接着增加压力,达到 C 点时,达到最大 TPS。
我们再接着增加压力,响应时间接着增加,但 TPS 会有下降(请注意,这里并不是必然的,有些系统在队列上处理得很好,会保持稳定的 TPS,然后多出来的请求都被友好拒绝)。
最后,响应时间过长,达到了超时的程度。在我的工作中,这样的逻辑关系更符合真实的场景。我不希望在这个关系中描述资源的情况,因为会让人感觉太乱了。
为什么要把上面描述得如此精细?这是有些人将第一张图中的 Light load 对应为性能测试,Heavy Load 对应为负载测试,Buckle Zone 对应为压力测试……还有很多的对应关系。
事实上,这是不合理的。
性能场景
下面我将用场景的定义来替换这些混乱的概念。
为什么我要如此划分?因为在具体场景的操作层面,只有场景中的配置才是具体可操作的。而通常大家认为的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在操作的层面,只有压力工具中线程数的区别,其他的都在资源分析的层面,而分析在很多人的眼中,都不算测试。
拿配置测试和递增测试举例吧。
在性能中,我们有非常多的配置,像 JVM 参数、OS 参数、DB 参数、网络参数、容器参数等等。如果我们把测试这些配置参数,称为“配置测试”,我觉得未免过于狭隘了。
因为对于配置参数来说,这只是做一个简单的变更,而性能场景其实没有任何变化呀。配置更改前后,会用同样的性能场景来判断效果,最多再增加一些前端的压力,实际的场景并没有任何变化,所以,我觉得它不配做为一个单独的分类。
再比如递增测试,在性能中,基准性能场景也好,容量性能场景也好,哪个是不需要递增的呢?
我知道现在市场上经常有测试工程师,直接就上了几百几千线程做压力(请你不要告诉我这是个正常的场景,鉴于我的精神有限,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除了秒杀场景,同时上所有线程的场景,我还没有见到过。
在一般的性能场景中,递增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同时,递增的过程,也要是连续的,而不是 100 线程、200 线程、300 线程这样断开执行场景,这样是不合理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很多地方着重强调。所以我觉得递增也不配做一个单独的分类。
其他的概念,就不一一批驳了。其实在性能测试中,在实际的项目实施中,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多概念,这些杂七杂八的概念也并没有对性能测试领域的发展起到什么推进作用。要说云计算、AI、大数据这些概念,它们本身在引导着一个方向。
而性能测试中被定为“测试”,本身就处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弱势环节,当前的市场发展也并不好。还被这些概念冲乱了本来应该有的逻辑的思路,实在是得不偿失。
总之,在具体的性能项目中,性能场景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因为它会包括压力发起策略、业务模型、监控模型、性能数据(性能中的数据,我一直都不把它称之为模型,因为在数据层面,测试并没有做过什么抽象的动作,只是使用)、软硬件环境、分析模型等。
有了清晰的、有逻辑的场景概念之后,在后面的篇幅当中,我们将从场景的各个角度去拆解。
现在我邀请你进入我们的软件测试学习交流群:【1150305204】,备注“csdn”, 大家可以一起探讨交流软件测试,共同学习软件测试技术、面试等软件测试方方面面,还会有免费直播课,收获更多测试技巧,我们一起进阶Python自动化测试/测试开发,走向高薪之路。
喜欢软件测试的小伙伴们,如果我的博客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我的博客内容,请 “点赞” “评论” “收藏” 一 键三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