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我见到了我的读书导师,我们聊了很多,她给我最大的一个建议就是做主题阅读。
她说,主题阅读能让你系统地了解一个主题的知识点,如果东读一本,西读一本,你学的东西都是碎片化的,无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她的话点醒了我,虽然读书有一年多了,但我从没有想过要集中读某个主题的内容,一直都是需要什么读什么。
比如和老公吵架了,就读关于婚姻的书;焦虑了,就读心理学或轻松一些的书。
经过思考之后,我决定先读阅读这个主题的书,选择的第一本书就是《洋葱阅读法》,原因有两点:
一是出版的时间离现在比较近,更能解决当下的问题;二是中国人写的,更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本书的作者彭小六,就是通过阅读改变人生的最佳典范,他曾经是一个小城镇的程序员,现在早已是一名畅销书作家,他把自己的阅读经历,全都写进了这本书里。
关于主题阅读的方法,他在书中给出了三个:碎片化主题阅读、书籍式主题阅读、长时间研究一个领域。
01碎片化的主题阅读
碎片化主题阅读,就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围绕某个主题收集到碎片化的内容,然后进行集中式的阅读。
比如,你在热搜看到赵丽颖离婚了,想写关于她的文章,但是正在上班,有很多工作要做,该怎么办呢?
利用饭后休息时间,把她参加选秀的经历、跑龙套和成名后的经历,包括和冯绍峰认识的过程,所有和她相关的报道和文章,以及参加采访的视频都收集到一起。
下班后在地铁上挨个看,筛选出自己需要的部分,再进行加工。
再比如,你想了解某个大V的成长经历,看看有没有自己可以借鉴的地方,就把他自己写的关于成长方面的内容,以及别人写的他关于成长方面的内容收集到一起,集中阅读。
从这些碎片化的内容里,你可以用时间线将其成长的经历都串起来。
通过碎片化主题阅读,我们可以快速了解一个当下着急用的主题的内容,只要提炼加工,就能成为我们自己的内容。
02书籍式主题阅读
书籍式主题阅读,即围绕某个主题,在一定时间内快速阅读多本书的方法。
首先,要对自己想了解的主题建立基本认知和框架
比如你想阅读心理学的书,就要先明白心理学的概念,以及它都包含哪些领域,然后再开始阅读。
其次,建立书单
可以从豆瓣、知乎上寻找相关书籍,也可以关注相关领域的博主,看他们推荐的书单。
还可以参考一些书中提到的书,比如《洋葱阅读法》里提到的书就有50多本,可以都整理出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筛选。
第三,预习:扫读
有了书单以后,先不要买书,因为还不确定哪些自己用得上,哪些用不上。
可以在豆瓣、微信读书,或其他读书软件上,快速地阅读序言和目录,确定这本书和自己的主题是否相关,相关性有多大。
如果一本书相关的内容很多,就买纸质书,如果相关的内容很少,只有一章,直接电子书就好了(记得简单记录相关的章节,以确保阅读时能快速找到它)。
第四,确定框架
主题阅读的前提,是确定一个细分的类别,比如你想阅读育儿相关的书,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进行细分。
分得越详细,框架就越好确定,因为框架是你对某个主题最想了解的问题,主题多了,问题也就多了。
初次接触某个主题,可以用最简单的框架,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通过这个框架,可以快速且全面的了解这个主题的内容,当然随着对主题的深入了解,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确定更加详细的框架。
最后,寻找答案
带着框架的问题去阅读,在书中寻找答案并将其填写在问题下面。当框架里的问题都有了答案,你对这个主题也就有了全面的了解了。
03长时间研究一个领域
有的领域只需要读几本书就可以,比如阅读,关于阅读方法讲来讲去都是那几种,但有的领域就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前面说的育儿方面的书就属于这种,孩子成长的时间很长,每个年龄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需要你长期去研究。
还有心理学,它包括情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行为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以及家庭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
其中一个类别就得很长时间,要是全都研究,可能一辈子的时间都不够。
这个就看我们自己的需求,就像工作,你想深耕一个领域必然离不开长期的积累,行业换得太频繁,肯定无法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洋葱阅读法》里关于阅读方法的内容非常全面,除了主题阅读,还有快速阅读、碎片阅读和深度阅读的方法,对于刚开始读书的人来说,非常实用,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