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为难自己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从小到大,我都是个习惯待在舒适区生活的人,在熟悉的家乡,有一群相熟的朋友和亲近的亲人,每天重复的生活着,偶有精彩,但常于平淡。

二十岁前的我,以为这就是我人生的全部,连大学报考时都囿于本省,丝毫没有想过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但在大四那年,一切发生了转变。

(cr:《千与千寻》)


#第一次做自己的主

2015年下半年,我在一家本市的广告公司实习,最常听到的就是:“多看看大城市的作品啊”、“不会就抄国外的”,这对于把原创看得无比神圣的我来说,无疑让我心中的信仰崩了。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我们只能抄他们的?我,想去看看。

但当我对家人们说出这个决定时,无疑遭到了全体反对,在他们眼里,我就该老老实实毕业、待在本市考老师、考公务员,“女孩子嘛,稳定最重要。”

我抗争了整整半个月,终于在老妈不情不愿、老爸默认、爷爷奶奶半支持的情况下,搭上了前往深圳的列车。

告别家乡无疑是痛苦的,特别是对于我这种连大学都在本市读的学生来说,这算是第一次彻彻底底地离开家。

在车上我本以为我会很兴奋,但奇怪的是,眼泪却不知不觉地流下来,那一刻我终于意识到,我从此没有家里温馨的大床、热乎乎的饭菜还有背后家人的全方位支持了。接下来的一切,都要自己对自己负责。

 

(cr:《起风了》)


#大城市的精彩背后,是残酷

大四实习几乎次次面试通过的时光不再,在大城市的面试经常碰壁,能看上的公司几乎都这么回复我:“你这实习经历和作品,不太好啊”、“新人薪资就这样了,不可能给你更高“、”实话跟你说,你之前那些实习经验都是深圳玩剩下的了“。这对于成绩一直还算不错的我来说,无疑是大大的打击。

终于,折腾了一个月,在陆续置办家当和找工作投简历中反复横跳的我,终于找到了一份自己还算满意也还过得去的工作。

(cr:《起风了》)


#待在原地,也是倒退

第一份工作我做了一年多,离职的原因很简单:我想去看看更多的世界。

这份工作其实还不错,但由于行业和公司定位本身的局限,我发觉自己虽然越来越熟悉公司、熟悉工作的每个环节,但也越来越按部就班了,我知道这个任务最优解是什么,性价比最高、最省事的操作是什么,越来越少地想起这件事怎么去更好、更有创意的呈现。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也不是我抛弃这么多标签离开家乡的目的。

这么一想,越发觉得是时候离开了,17年12月,我辞去了第一份正式工作,离开了我效力了一年多的公司。

(cr:《千与千寻》)


#人生总是充满未知,还有挑战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何去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听起来很像鸡汤,但其实却是每个努力奋斗过的人都有所感悟的。

19年年初,我刚入职半年,领导因为身体等一些方面的原因提出离职,当时我很惊慌,以公司的传统来看,几乎不招新人空降,最多同岗位级别的领导兼任,而这势必会有一段新领导上手前的空窗期,这时候,我们组的大部分事宜我都要一个人去抗,包括我曾经最讨厌的部门对接和对外商务合作。

之前这方面的工作基本由我领导负责,虽然她也提过如果我想尝试她可以带我上手,但我习惯了负责内容输出,一直也不想往媒介方向发展,所以也拖着没上,直到她要离职了我就开始慌了,毕竟,到了非干不可的时候了

我当时压力大到和前同事倒苦水,前同事们把我约出去吃饭,跟我聊了很多。

其中有个前同事年轻时和我很像,他是个设计,之前一直不想走向管理层,觉得呆在基础岗又轻松又没啥压力,野心不大就不求上位。但他慢慢发现,基础岗的设计已经不大招30以上的了,毕竟在深圳有的是便宜又好用的应届生来充当基础岗,他们肯熬夜、肯加班,比已经成家的中青年不知道划算多少。

他边吃边跟我说:“如果我能回到你这个岁数,我一定会告诉自己,好好做个规划,当初来深圳是不想一眼望到头,如果继续走老路,那头也不远了。”他劝我给自己一点时间去尝试改变,走出我现在待着的温水。

回家路上,我开始慢慢思考,忽然想起我领导跟我说的:“如果你想在运营路上走很长很长,那你要么专要么广,专业度现在是越来越普及了,而且会的人越来越多,建议你先从广度入手。”这么一想,学习商务对接即使不往媒介方向走,也算能锻炼一部分的大局把控意识吧。

多会一项技能,或许就比别人多一层优势吧,顺着这个念头,我在手账本上写下“跳出舒适圈”,以此警醒自己,后面的对接工作虽然偶有小问题发生,但都一一化解,原来,迎头而上,也没这么可怕。

经过这些,我一直提醒自己,在自己可接受或者可忍受的范围内挑战自己,或许,每次的优秀改变都源于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断为难自己的人,到底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