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的创业故事

今天要讲的故事是发生在身边的创业成长故事。一个阿姨,70后,年龄在我和我妈妈的年龄之间,我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她刚毕业,我的妈妈相当于一个比她早工作十年的大姐姐,在她无助的时候陪她聊聊天。我那时我只是一个小孩,也因为她和我妈妈的的友谊,我才有机会见证李阿姨的成长和发展,才有了今天的故事。在我的印象中,这个阿姨特别坚强,聪明,短短十年从一个小地方到省会城市好几套房,实现人生跨越。而她,最初只是一个农村出来的普普通通的女孩,今天就来讲一讲她的故事。

九十年代末,学医的高材生李阿姨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矿山当医生,矿山位于秦岭几座大山围着的丘陵地区,中间一块小盆地成了矿山居民的生活区域,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医院、球场、影院、学校等,足以满足矿山人民的生活成长需要,虽然偏远但犹如世外桃源,李阿姨来到矿山,在医院里当上了小医生,每天负责给病人看病诊治,她个子不高,一米五,但五官精致小巧玲珑,透着一丝灵气。远离家乡,一切环境都是陌生的。好在,不久以后,她认识了一位同样分配来的帅气小伙,有了自己的家庭,算是安定下来了。两人没有背景,没有经济基础,过着勤俭朴素的生活。不久以后,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宝贝豆豆。

李阿姨的家位于一个三叉路口,分别通往球场、上山的路和矿山生活区。休产假的时候,王阿姨就在门外宽敞的坝子看着孩子。那是一个夏季,知了在树上热烈地叫着,此起彼伏,阳光照在树叶上投下斑驳的影子,美得像发光的宝石,一次,一个背着大背篓的中年男人,微微佝偻地走上前来,问王阿姨,附近有没有卖冰水的,王阿姨见那人,脸被太阳晒得油光满面,汗水大滴大滴地结在脸上,有的已经干了,化作一颗颗细小的洁白的盐,他把背篓支撑在路边的墩子上,半个屁股靠在上边,休息了很久,才又继续赶路。那时个体经济还未成形,附近连买瓶矿泉水的地方都没有,王阿姨打了一碗水给他喝,闲聊中得知他回到山里的家里还要走几十公里的路。这样的事先后还发生过几次,王阿姨脑子一转,她敏锐地捕捉到,这是一个商机。

她决定卖冰水。实在生意不好,至少冰柜还可以自己用。产假还没休完,她就和老公商量,四处拼凑借到了500元钱,托人到县城里买回一台冰柜,那时,一个月的工资仅仅只有50元钱。

冰柜买回来了,很多过路的人走到这个岔路口,都要歇下来买点水,或吃个冰糕,球场打球出来的青年路过这里,都要来买点水喝,或者冰糕。一个月下来,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冰柜一个月赚的钱,是自己工资的十倍,不到一个月,他们就还清了借的钱,还迅速地攒到了第一桶金,两年下来并不显山露水的就成为了当时难得的万元户。

后来产假结束,李阿姨回医院上班,守冰柜的时间就少了,只能在工作之余,下班以后,既照顾家庭,又照看生意。

李阿姨给人看病时一次有人来找她开方子,李阿姨一看,方子里几乎都是香料,她看着来人的相容隐约记得这人是在菜市场卖火锅的,才知道这几味中药是调味用的。李阿姨记下了这张方子。

李阿姨楼下,有一个女人,是从农村来的,没有工作,丈夫在矿山上当着工人,每次单位发的粮票只够一个人吃,仅靠一点微薄的工资贴补家用,自从他们有了小孩,生活过得十分拮据。女人很年轻,每天在家除了看孩子没有多少事做,李阿姨就鼓励她找点什么事做。女人说自己没什么文化,什么也不会,李阿姨突然想到那张方子,就鼓励女人卖麻辣烫。李阿姨带着女人去县城里的餐饮一条街去取经,回来后结合那张香料的方子,在家鼓捣了两天,终于熬出了第一锅汤,两家人一尝还有点像样的味道。就这样,女人在同一个三岔路口摆起了摊,卖麻辣烫。

他们可以说是走在了煤矿个体经济的前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站在了市场经济的风口上,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麻辣烫的小摊生意爆好,这一下,冰水的生意也更好了。李阿姨没有时间守冰水的时候,女人就帮她卖水,李阿姨没有时间照顾小孩的时候,女人就帮照看小孩。李阿姨和女人相互扶助。

女人虽然没有什么文化,确是一个干活及其麻利的人,算账也快,晚上生意最好,客人常常是一窝蜂地来,但她总是能有条不紊地把客人照顾好,真正就是一个做生意的料,她把麻辣烫小摊经营地红红火火。插一下,十多年以后,李阿姨的工人老公,当上了煤矿的矿长。

到李阿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一个年级有几个老师,有两个是真正的老师,其中一个老师,是煤矿为了照顾她的家庭而安排的工作,并没有多好的育儿的理念。一些有关系的孩子,早就说好了去好班,而他们的孩子豆豆被分到了差班,不管怎么申请都不行。这是第一次,王阿姨清醒地认识到,普通人的无助。

李阿姨有着倔强的不服输的性格。 她感受着知识带给自己好处,深知要给孩子好的教育。幼儿园上不了好班,到上小学时,就把孩子转到了市里的私立外国语上小学了,那时身边许多人,都没有这样的意识,并且觉得王阿姨工作稳定,老公也在挣钱,什么要跑到市里去,许多人觉得矿山的生活很安逸,属于国有企业收入高、稳定,觉得出去没有那个必要。

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到了2000年以后,矿山开始改革,裁员、下岗、买断工龄等一系列措施,让许多工人不光收入减少,甚至连岗位都没有。就在许多人踌躇不知所措时,李阿姨的一位亲戚在省会城市,就鼓励他们走出矿山,到更大的天地去发展。在当时许多人还在为了岗位争破头,努力不下岗的时候,李阿姨的老公毅然辞职,到了省会城市发展,不久以后,李阿姨也离开矿山,到了省会城市最好的医院打杂,打杂其实十分辛苦,病人陪护、例行检查等什么事都要做,常常深夜才回家。

两个人趁着年轻,肯吃苦,在省会城市一起奋斗,正好赶上2015左右的楼市大好时期,在省会城市购置了三套房产,把儿子也送到了省会城市上高中,最后上了不错的大学,上完研究生,找了好工作,如今的李阿姨,在医院也升了职,老公是国企总部高管,生活算是苦尽甘来了。回看这一路,他们从默默无闻毫无背景的无名小卒,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过上了矿山许多人羡慕的样子。她说,人不要抱怨,要积极正向地去生活。她是这样做的,也积极地影响着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阿姨的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