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书的故事

01

打认识字开始书籍在我心中就占有一席之地,我是一个对周遭世界很好奇的人,读书是满足好奇心重要的途径。

一开始我喜欢听评书,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单田芳先生演讲的,包括历史、神话、武侠和四大名著之类的评书。关于历史的评书不仅可以当作故事听,还可以学习一些历史知识,和史实有一定区别,不过也可以作为参考。

那时候没有网络,想听评书必须每天定时守在收音机前,一天只能听一回。那时候我就想,要是能一口气听完该多好,后来认了字可以看书,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喜欢看书不一定就有书可看,在农村除了课本想看其他的书比较困难。小学二年级我接触到了人生中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武侠小说,分上中下三册的那种。从小伙伴那借过来每天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现在我连主角的名字都忘记了,可是那时看书的感觉还记忆犹新。

后来我又看了鬼故事、武侠小说、童话故事和一些漫画,认识了金庸、古龙、梁羽生。这里说的小说大部分都是有删节的,漫画也只有一两本,对于整个系列来说杯水车薪。这个时候我就开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脑补那些残缺的情节,现在的想象力也是那时候锻炼出来的。

02

六年级的时候班主任从学校不对外开放的图书馆拿出了一批课外读物分给我们周末看,其他同学都分到了历史、自然科普类的图书,尤其同桌分到一本关于宇宙的书。然而分到我手上的却是一本如何制作飞机模型的书,大失所望。

不过又没有什么书可看,周末我还是把那本书翻了个遍,那时我知道了飞机飞行的原理和数不清类别的飞机模型。

要说我为什么没有制作出飞机模型,可能和缺乏制作材料有关吧!

03

初中到了市里上学,基础条件好了很多,和同宿舍的小伙伴合资买了教学大纲要求的课外读物。读到了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昆虫记、巨人传、爱的教育等等。

四大名著也是初中看完的,尤其是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第一遍完全记不住剧情,第二遍才大致了解剧情和人物关系。三国演义看了一整个学期,红楼梦从初一看了几十页没记住后就扔在抽屉里,直到初二暑假才拿出来重新看起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彼时,学校和新华书店开展了合作,学校腾出一间空教室作为图书馆,里面放了很多新华书店的书,我们每人交十块钱可以从里面免费借书。

初进图书馆看着一排排的书架和上面一册册梦寐以求的图书我的心是颤抖的,拿着借书卡选了一本未解之谜。在图书馆看得最多的是未解之谜系列、百科、科幻小说、名人传记,直到最后我把图书馆的书看得差不多的时候看起了古典名著。

刚开始我很容易就能找到喜欢看的书,后来慢慢的选书的时间越来越长,以至于最后选书的时间比看书的时间都长。这时候身在毕业班,学习压力也一天大似一天,没看过的书也越来越少,再去图书馆的次数屈指可数。

初中是我通过看书认识这个世界,满足好奇心的黄金时代。

04

对于看书,高中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学校拐角就是新华书店。周末大部分时间我都泡在新华书店,进门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古典小说区拿一本聊斋志异看一个故事,就这样三年来我看完了一整本聊斋志异。

这时我喜欢看一些历史、地理、艺术、心理、哲学、宗教、希腊神话之类的书。新华书店没有座位,只能站着看,明朝那些事儿是我在新华书店站着看完的。

高中学习压力比较大,心情烦躁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到新华书店站在书架前看会书,心情好的时候也喜欢去看书。哪怕不看书,只要看到满屋子的书架,闻着书香气,充满了享受。

06

大学拥有一个很大的图书馆,看的书反而少了。学校的图书馆除了专业书籍之外其他类别的书我都看过,要不换个话题,换汤不换药。此时上网已经很方便了,开始了网络小说阅读史。其实从初中开始我就陆陆续续看网络小说了,只不过是纸质书,高中更是看了不少,大学一直都在看只不过追更新,本数反而不多。

自从初中读了红楼梦之后直到现在,每天我都会看几页,已经记不清究竟看了多少遍了。红楼梦是我看的次数最多的小说,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每一次读都能发现以前没有注意的地方。从一开始喜欢宝姐姐,到最后爱上林妹妹,每读一遍对林妹妹的爱便加深一分。

07

现在工作很忙,来回奔忙于各地,为了方便携带我买了Kindle。Kindle是我买的最划算的电子产品,相见恨晚。

这时看了八九本三毛的书,红玫瑰与白玫瑰,废都,金瓶梅,人类简史三部曲,乌合之众,王小波全集,三体,人间失格等等。

看书顺序从一开始的武侠小说科普读物到百科未解之谜科幻小说,从古典名著到历史地理,从心理宗教到文学著作。

看了很多类别的书,现在选书反而成了一件困扰我的事。已经过了没书可读的年代,也过了是本书就想读的阶段。看的书越多,选书越困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和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