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西方丝绸之路、大航海时代所带来的物种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公元前221年,39岁的秦始皇步子迈的太快,一不小心完成横扫六合统一天下的成就,于是,午夜梦回之际,拔剑四顾的秦始皇发现再也没有人陪他打王者荣耀了,余下的时间,我们的千古一帝只能过着没有激情没有动力吃吃喝喝等待退休的日子了。

图片发自App

那么问题来了:秦始皇每天在咸阳城里吃吃喝喝,除了吃龙肉、鹿肉、虎肉、牛羊肉、长生不老药等等山珍海味之外,还会吃哪些蔬果食物呢?

图片发自App

黄瓜、南瓜、莴笋、萝卜、辣椒、香菜、玉米、土豆、番薯、白菜?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先梳理下中国古代的传统蔬菜。

在《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蔬为充,五果为助”这句话,其中五蔬为:五蔬:葵、藿、薤、葱、韭,说明在先秦时期,这五种蔬菜是最常见最常食用的蔬菜了。

葵:葵菜,在《国风》中有记载,为百菜之主,本丰而耐旱,不拘土地肥瘠皆能生长,具有很高的产量。到明代李时珍《本才纲目》中记载: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种之者颇鲜。可见在明朝后期,葵菜已经渐渐退出餐桌了,到今天,食用者就更少了。

藿:《广雅·释草》---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藿为豆苗的叶子,古代常以藿食者借指平民,说明在古代,藿虽然口感粗劣却是平民阶层常食用之蔬菜,到如今,已极少拿来当菜吃了,也退出了餐桌。

图片发自App

                           

薤(xiè):有很多名字,如藠头,荞头,小蒜、野韭等,在古代商周时期已有种植与食用的记录了,目前依旧有许多人喜爱吃,炒制、腌制所在多有,很多时候在超市都能看到。

图片发自App

韭:我国培育极早,在《诗经》中便有"献羔祭韭"的诗句,礼记》也说,庶人春荐韭,配以卵,说明在古代,已经有鸡蛋炒韭菜这个菜式了。

图片发自App

当然现在韭菜最常见的地方,一个是在烧烤摊,另一个便是股市了--毕竟韭菜只要种一次,就可以割了又长,长了又割,无穷尽也。

图片发自App

                                                                            葱:葱在古代蔬菜中独成一属,现在基本是作为厨房里常用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了。

菘:为白菜,《埤雅》有云:菘性隆冬不雕,四时长见,有松之操,故其字会意。在先秦时期白菜已经是常用蔬菜之一了,隔壁小邻居的韩国泡菜,主要原料就是白菜,而韩国泡菜在2013年申遗成功,假如以小邻居的历史小本本来算,白菜在东亚的食用历史,打个五折也得有5000年历史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大豆: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做为黄豆原产地国,在我国种植黄豆的历史时间十分久远,我国的黄豆以前闻名世界,能够说,黄豆是在我国关键的粮食作物,对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性拥有关键实际意义。

冬瓜:秦汉时的《神农本草经》就有冬瓜栽培的记载,其栽培历史至少有二千多年。

芥蓝: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的特产蔬菜之一。芥蓝含纤维素、糖原等。其味甘,性辛,具有利湿止咳化痰、祛毒袪风、除邪热、解劳乏、净心清目等作用。

图片发自App

竹笋是中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诗经》中就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等诗句,目前最出名的菜式便是竹笋炒肉了,常见于餐桌或餐桌之外的其它地方,其它地方取决于你妈在哪儿将你截住了,包括但不限于厨房、客厅、卧室等等。

图片发自App

黄花菜:又名萱草,忘忧草,《诗经》有云:“焉得萱草,言树之背,更有大诗人白居易盛赞: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看来黄花菜在古代话境里,不仅有蔬菜的功效,还有忘忧寄情的功能。

图片发自App

蕨菜:蕨菜又名蕨儿菜﹑龙头菜,在野菜中比较常见。食用蕨菜始见载于《诗经》:"陟坡南山,言采其蕨。"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蕨薇于首阳山的故事,所以后世以采蕨薇作为清高隐逸的象征,现在蕨菜依旧是餐桌上的常用菜。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萝卜:古汉语中又有别名芦萉、莱菔,在《尔雅释草》中指出“芜菁紫花者谓之芦菔”,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已有萝卜栽培方法的记载,目前依旧是国人常食用蔬菜之一。

茼蒿:由于其花似野菊,又名菊花菜。在中国古代,茼蒿为宫廷佳肴,所以又叫皇帝菜。茼蒿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

图片发自App

在《诗经》中提到的蔬菜有二三十种,但多是野生植物,大家见到的不多,在此不表,总的来说,中国古已有之的蔬菜流传下来的就这么些了。

那现在可以回答上一个问题了,那一串的蔬果中间,在咸阳城的皇宫里,我们的秦始皇除了能吃白菜与萝卜外,其它的如黄瓜、南瓜、莴笋、辣椒、香菜、玉米、土豆、番薯,别说吃了,见都没见过。

那其它的诸如黄瓜、辣椒、玉米之类的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

其实很多现在人们熟知的蔬果,大部分都是外国传入中国的,像葡萄、西瓜、胡椒、番茄、番薯、洋葱、玉米等,而且其中极大一部分蔬果是明清之际才传入中国,但是由于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致使不少人以为这些蔬果是我国自古有之。

茄子:原产于东南亚,晋代传入我国,隋炀帝曾就对它特别锺爱,还赐名为昆仑紫瓜。

图片发自App

胡萝卜:原产于亚洲西南部(伊朗,伊拉克),在元朝时期从伊朗传入中国,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曰︰元时始自胡地来,气味微似萝卜,故名。

辣椒:原产地是美洲的热带地区,第一次记载辣椒是明朝时期,明朝高濂是杭州人。他在《遵生八箋》中写了《燕闲清赏笺·四时花纪》,里面记了这么一段话:“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我国是从明末的时候才开始种植辣椒,在这之前吃饭需要辣味都是用茱萸、生姜。

图片发自App

传入中国才四百年左右的辣椒,已深深改变了中国的饮食版图,四川麻辣火锅,湖南辣妹子的印象深入人心,然而唐宋时期,四川的菜肴却是大部分偏甜的。

玉米:原产地是美洲,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玉米,明朝时期传入中国,最早记载见于明朝嘉靖三十四年成书的《巩县志》,称其为“玉麦”,其后嘉靖三十九年《平凉府志》称作“番麦”和“西天麦”。

南瓜:原自非洲,不知道何时经由波斯人传入我国南方地区,当时它的名字叫番瓜,后来改名叫南瓜。

香菜:原产地中海沿岸,张骞出使西域后引入我国。

葡萄:张骞出使西域后,引良种传入我国。

胡椒:原产地印度,张骞出使西域后引入我国。

菠菜:原产波斯,唐代传入我国。

洋葱:原产伊朗、阿富汗,已有5000多年栽培历史,传到我国仅百余年。

红薯:又名番薯,甘薯,明朝万历二十一年,多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人陈振龙,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念及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遂将甘薯引进中国。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困难时期的中国,大部分的人全靠吃红薯,才熬过那一段艰苦的日子,时至今日,还有很多老人家看到红薯条件反射般的想吐,因为当年真的吃的腻了。

土豆:原产南美,明末传入我国。

四季豆:原产美洲,明朝时传入我国。

番茄:又名西红柿。原产南美洲的秘鲁,清朝中晚期通过海路传入中国。

其实很多蔬果,通过名字就能判断出是否为外来引进及大约的引入中国的时间,传统上我们有以“胡、番、洋”来命名的规律,如秦汉到唐宋之间传进来的蔬果基本上叫“胡”,如胡椒、胡瓜、胡桃等,唐宋到明清的时候传进来的基本上叫“番”,如番薯、番茄等,清后期以后传过来的名字里基本上都有个“洋”字了,如洋椒、洋芋、洋葱等。

图片发自App

这个命名规律其实体现了贸易线路的改变。叫“胡”的是走西域的陆路传进来的。叫“番”,叫“洋”的是走海路传进来的。所以说,这里可以看到一个海权逐渐替代路权的过程,其中暗含着贸易轨迹的转变。

然而,纵观人类历史,真正对世界有决定性影响的,却始自于1492年哥伦布寻找印度的那次起航,从此,西方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的时代,从美洲发现大量的陌生物种,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进程。

人类历史上数百万年来,永恒而无解的主题是如何解除饥饿!一轮轮的改朝换代,多少易子而食哀鸿遍野的惨剧,无非就是食物不够,人吃不饱了。

传统经济作物,如小麦,水稻,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且产量不高,导致在古代,有限的土地上,耕种的农民穷尽办法也无法产出更多的食物,而从美洲大陆发现带回的玉米、土豆与红薯,环境适应力强,在山地、沙地、旱地、贫地、散地都可以种植,而且产量高、贮存方便,极大的解决了平民的饥饿问题,于是,16世纪之后,世界人口急剧增加,而中国的人口,截止到满清灭亡之时,人口规模达到空前的4亿。


时事政事:个人的命运,要靠自我奋斗,但是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观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代中西方丝绸之路、大航海时代所带来的物种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