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首任女部长,风云美女律师,与弟弟恩爱一生,死前无子送终

欲知故事烹酒,敬请【关注】崔黎黎

文/崔黎黎

史良

民国多传奇人物,其中不得不说的一位就是新中国的首任女部长史良。

她不同于同时期民国其他众多才女,因为过人的诗词文赋和美丽的相貌而被众人追捧。相比柔弱的女娇娥,她更像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奔走付出,为妇女们的权益呐喊,为司法的完善鞠躬尽瘁。

对于史良,可能大家会更加熟悉“爱国七君子”,他们都是爱国会的领导,为了抗日爱国被蒋介石抓捕入狱。七人分别是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沙千里、李公朴、王造时和史良,而史良是其中唯一一位女性。

1900年,史良出生于常州城的一个大家族。史家家学渊源,是真正的书香门第,是当地的八大家族之一。

史良的祖父和外祖父皆是进士出身,不过传到她父亲这一代,家族已经家道中落。

万幸的是,家中经济虽不富裕,穷书生父亲却没有穷了兄妹8人的教育。史良自小就听父母给她讲述那些救国救民的英雄故事,其中不乏一些女中豪杰,深受他们的民族节气和爱国精神的影响,对于她日后的行为思想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因为家中子女众多,又穷困潦倒,连二姐、三姐与七妹因为无钱看病都陆续不幸夭折,更别说让每一个孩子都上学堂读书了。

史良故居

史家父母不得已只能让年长的孩子先上学,年幼如史良等小一点的就在家中由父母教导四书五经。

在史良7岁那年,母亲想要将她许配给一位姓刘的富裕之家,小小的史良便已经懂得读书才是自己未来的正确之路,于是以绝食来抗争这场婚姻。

史家父母本就是读书明礼之人,为史良订婚其实是家中穷困的无奈之举,见女儿反抗如斯,于是只能作罢。

而此次的抗争胜利,却让史良抓到了自己掌握命运的甜头,让她懂得女人也可以有勇气来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此后,史良更加努力读书,虽然不能跟大姐一起到学堂,但是她捡着父亲的诗文史记也看得津津有味,无形中滋长了她自立自强、奋斗不息的精神。

青年时期的史良(前排右一)与家人合影

史良13岁才到学堂读书,她说这一切都要感恩她的大姐。在姐姐史群毕业参加工作后,将工资都用于补贴家用,在她的支持下,史良有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史良后来回忆说道:“我是不能忘怀,我亲爱的大姊,如何在小的时候,特别是中学时代,帮助我父母,给我们求学,以致有今天。我唯一亲爱的大姊,她的一种仁慈、和蔼、朴实、诚恳的态度,永远是我坚强愉快的动力”

从某种角度讲,没有史良大姐的支持,史良就无法读书,无法接触更加广阔的世界,无法增长见识,也可能无法成长为后来中国的第一任女部长。

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史良比任何人都要珍惜:“我在所有的求学时光真可以说是一个死用功读书的学生了,那股用功劲是没法形容的,心里只有书本书本,其余的什么也不留意。我有整整十四年没有间断过一天日记,那上面有我详细的用功经过。”

史良入学晚,比同学们年纪都要大,再加上自小就见识了人情冷暖,思想上也更成熟一些,比较有自己的主见。

一次,因为对一位不学无术的教员尤其不满,史良带领同学们闹了一次学潮,虽然被学校记过,但是这也能算得上史良领导天赋的早期表现了。

而她看不惯不公之事,喜欢维护正义,保护弱小的天性和性格也为她以后选择法律学校,做一名优秀的律师埋下了伏笔。

五四运动爆发后,史良这样古道热肠的性格自然也会参与到声援学生运动的行动中。作为学生会会长,史良联合其他学校的学生群体,成立了全县学生联合会,而且她还担任这个学生联合会的副会长兼学联评议部主任,组织、带领同学们到工厂、乡下等地宣传群众抵制日货,参与到人人爱国的行为中。

史良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这也让她在这些不安中有了更清醒的认知。在中学年代一次又一次的闹学潮中,史良认识到了中国依旧是一个缺乏法律,需要法律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国家,所以在友人的资助下能够到上海法政大学学习时,她很快就从政治专业转到了法律专业。

后来,因为不满上海法政大学管理的混乱,史良和一百多名学生组成护校团,代表学生们前去和校长讲理,维护这个学校所有学子的利益。

可校方哪会理会一群学生的诉求,半带安抚半带威胁的敷衍他们了几句,便不再理会。

好在他们的诉求得到了社会的关注,那时,司法界著名人士董康刚好成立了上海法科大学,在史良带领百多名同学脱离上海法政大学时,上海法科大学向他们展开了怀抱。

而这一次的重新转校,给史良今后的律师生涯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因为校长董康赏识史良的胆识和专业素养,邀请她加盟自己的律所。

董康是中国法制文化的奠基者之一,在他的栽培和史良自身的努力下,毕业后的史良很快便在律师界闯下了一片天地。

史良是一个敢拼敢斗的女子,尽管在恩师的提携下才有了今天的自己,可她的野心远不是只做一个打官司的律师那么简单。

她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只有一切话语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她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史良参加纪念“九一八”五周年游行,遭到军警毒打受伤

1932年,史良离开了董康,带着一身孤勇,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律所。而这一次的离开,急流勇退的史良也幸运的保全了自己的节操。

以前的史良和恩师董康就因为在价值观上的不同而生出过不少摩擦,令她没想到的是,在抗战爆发后,董康竟接受了日本侵略者的邀请,在伪华北政府担任要职,后更是一条道走到黑,担任汪伪政府委员。

抗战胜利后,董康以汉奸罪被逮捕,1947年便因病而亡。师生俩本是法界翘楚,却因为价值观的不同走向了互相对立的阵营,如此结局也是让人唏嘘。

有人曾庆幸史良离开了董康,才免遭此难,可依照史良的心性,就算她没能及时的离开董康,在董康投靠日本人,成为卖国贼汉奸的那一刻,她也是绝对不会再留恋昔日恩师了,离开是早晚的事情。

史良就如一个斗士,她身体里每一处都充斥着爱国者的热血,她势必是要为中国的独立而战的。

她曾借助自己律所的力量营救了很多抗日救亡的仁人志士,一日也不曾停止过抗日救亡的宣传和努力。

甚至为了推动抗日救亡的步伐,她曾和沙千里等人作为救国会代表到南京国民政府请愿,被逮捕入狱,这便是闻名青史的“七君子事件”。

出狱时的“七君子”,左二为史良

在我党的极力要求下,史良等七君子才被释放。出狱后,史良与我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建国后,更是担任了我国首任司法部长,为我国的法制建设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在当律师的时候,史良办理过不少妇女的案件,她发现在婚姻中,妇女们依旧受封建思想的迫害,在家庭中处于最弱势的地位。

她明白,只有保障了妇女的权利,让女性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了,国家和社会才能得到完全的进步。

依据自己以往经手的大量婚姻和妇女类案例,在编撰《婚姻法》的时候,史良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极大的促成了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的成立和实施。

可以说,史良是解放妇女、废除小妾制度,保障妇女在婚姻中权益的不二功臣,连毛泽东也称赞她是女中豪杰。

如此一位独立的新时代女性,能够站出来为广大女同胞发声,与她在婚姻中有着足够的底气不无关系。

史良曾经同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大才子罗隆基有过一段短暂的露水姻缘,不过这段感情最终因为罗隆基的出轨而宣告结束。

不过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史良的真爱不久便出现了,他就是史良此生唯一的丈夫陆殿栋。

史良和丈夫陆殿栋

史良和陆殿栋是在营救政治犯时相识的,当时陆殿栋哈佛毕业回国,在法租界担任翻译,史良在办案途中,一来二去便与这个她常常调侃“弟弟”的人生出了情愫。

陆殿栋比史良小7岁,确实算得上史良的弟弟,不过爱情来临的时候,年龄不是问题,就算被人嘲笑老牛吃嫩草,史良依旧和陆殿栋如神仙眷侣一般快乐生活在一起。

两人不仅是生活上的好伴侣,也是工作上的最佳拍档,因为陆殿栋在法租界担任翻译的便利,常常把自己得到的内部消息告诉史良,在两人的配合下,营救了不少进步人士。

史良对于这个“弟弟”爱人是一百个满意,不仅觉得他风度翩翩,长相俊朗,优雅浪漫,还同她志趣相投,有聊不完的话题,干不完的趣事。

史良和宋庆龄

陆殿栋虽然比史良小很多,但是对待自己的妻子却从来都是呵护备至,连坐车出差,他都要给史良的卧铺用单独的帐子给围起来,只为让她能在途中得到更好的休息。

丈夫对自己好,史良也明白,有一次苏联与史良一起乘船,专家们请求和史良合影,可是史良却拒绝道:“不行。在这样的私人活动中,当有我的先生在场。没有他或者有他在场却不被邀请的话,我一个人是不和谁照相的。”

一个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一个给予全心全意的尊重,虽然在这段婚姻中,女强男弱,但是他们却在没有子嗣的情况下,相守到了白头。

据史良的养女史小红回忆,陆殿栋和史良婚后的每个星期都会花费7元去西餐厅用餐,非常浪漫。

史良夫妇和养子养女合影

1976年,因为悼念周恩来逝世,陆殿栋伤心过度,突发脑溢血去世。

看着自己此生最爱的人在自己的面前离自己而去,史良心痛不已,但是她又安慰自己,至少这样的痛是她来感受,而不是自己先去后留下陆殿栋一个人孤单生活。

在陆殿栋去世后,史良孤独寂寞的生活了9年,最终在1985年9月6日零时33分也离开了人世,去寻找在黄泉路上等待她的小丈夫。

史良和邓小平

史良的养女史小红曾经这样评价史良:“我们知道宋庆龄,我们知道邓颖超,但我们不知道史良,她不是名门之后,也不是名人之妻,她是她自己,她所得所成皆是自我奋斗而来。”

确实,上天未曾馈赠史良良好的家世和伟大的丈夫,她的一切都是依靠自己的拼搏和奋斗从乱世的泥土刨出来的。

她唯一可以凭仗的不过是自己的一腔孤勇,狼狈的在荆棘中寻找微弱的阳光,然后迎风而立,坚韧的肆意生长,走出史良式的特色女性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中国首任女部长,风云美女律师,与弟弟恩爱一生,死前无子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