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ll time 的娱乐才是绝大多数人的“刚需”

今天又和朋友出去转了一天,边聊边想,又悟了:反人性的事,和反人性的人一去做就好,不要强行去让别人做“不喜欢”的事。

学习,成长,思考,运用,这些需要对个人健康、成长有大好处的行为,是极其反人性的。

人的本性都含有一些惰性,能偷懒就偷懒,能不动脑子就不动脑子,这一点在《思考,快与慢》有详细的论述,能让我们理性思维的系统2,是个懒虫,除非遇到系统1摆平不了的事情,他才会出现。

如果没有经过刻意练习,那一个人会越来越受系统1的摆布,成为一个“做事不动脑子”的人。看看现在互联网内容的评论区,“不动脑子”的是大多数,而且极具传染性,一些原本还动脑子的人,也开始不动脑子了。

所以,短视频、游戏、影视剧,这些kill time的娱乐行为,永远都会受欢迎,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把时间用在这上面,不需要“动脑子”。

哪怕是再拒绝kill time的人,也需要娱乐。可能只是形式不同,但是,娱乐,是绝大多数人的刚需。

更何况,游戏、平台算法,背后都是一群精通人性、营销的高水平人才在运作,普通人怎么可能抵得住这样的诱惑?

未来的社会,人的认知分化只会越来越严重,二八定律可能会成为一九定律,可能会成为0.1比99.9定律,优秀的人,永远只占少数。

对自媒体人来说,做娱乐内容,追热点时评,也是“顺应人性”的做法,因为需要这些东西的人占绝大多数。

而做读书、成长一类话题的博主,就是在做反人性的事:你怎么在教人做事呢?我醒着呢!我甘于平庸不行嘛!

以前看《贫穷的本质》还有点懵逼,现在越回顾越觉得这本书的研究实在是准确,不从基础认知上改变一个人、一个群体,贫富分化只会越来越严重。

一个人想要成为优秀的人,就必须让自己去做那些反人性的事,读书,思考,健身,健脑,去做“难且正确”的事。

如果顺风顺水,那可能是在走下坡路,更值得警惕。

你可能感兴趣的:(kill time 的娱乐才是绝大多数人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