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每颗冻结已久的童心,都要用爱的温度冰释前嫌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国音乐电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讲述的是刚刚经历过二战洗礼的法国,男主克莱门特·马修,在音乐领域才华横溢,一心想当知名音乐家,但却总是未能实现夙愿。无奈之下,来到了一家法国乡村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学监,也就是助理教师。

在那里,马修接触到了一个个内心受到伤害而变得问题频出的受伤儿童,他们本应得到更加妥善的救治,但迎接他们却是以校长为首的极端残暴的对待。

好在,马修在了解到这里的一切之后,开始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组建合唱团来改变这一现状,用音乐来逐渐打开孩子们尘封已久的心灵。

该影片自2004年上映以来,票房与口碑齐声沸扬,获得凯撒奖6项提名,并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虽然最后并没有获奖,但这部电影所抛出的教师与家长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这一话题,已经开始悄悄地撞击着观影者的内心,让人情不自禁地陷入深深地思考当中。

一、童心,原本就是善良的

影片从刚开始男主马修走进校园呈现出的阴冷色调到离开时又呈现出的温暖色调,旨在揭示每一个孩子的童心都是无比善良的,然而,现实当中,他们内心当中的诸多善良却没有被他人所识别与发现。

先看“放牛班”一词。乍一看,很难让人想到这是一部有关教育的电影。但在影片当中家长们的眼里,由差等生组成的班级,就是放牛班,意思就是未来没有希望的一群人,只能回家放牛。

而这些孩子所寄宿之处,更被喻为“池塘之底”,见不到光明、看不到未来,陷入了人生最底端。

实际上,每一个孩子其实都是敏感的,他们能够敏锐的捕捉到老师的情绪,能够通过老师的语言和动作感受到老师对于他们的态度进而做出相应的举动。

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其实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得到老师鼓励的孩子会更加自信,受到打击的孩子可能会害怕上老师的课选择逃学。

影片中这样两组镜头:一组是,当男主马修让孩子们停止彼此捉弄转而书写自己的姓名、年龄与未来的职业时,却发现他们没有一个在捉弄着自己的未来,都书写得非常认真。而当马修看到学生所写的内容时,显得非常欣慰:2位消防员、3个牛仔、1个驯兽师等等。

另一组则是,当马修离开的时候,孩子知道已经无法现身送走他们的老师,却将内心的想法,写在了纸飞机上,抛出了窗外,以此表达对老师的不舍。

能够看到,纵使在“池塘之底”的孩子们,内心原本也是非常善良的。他们懂得有益于他人的事情,更知道感恩马修老师。

人之初,性本善。涉世未深的孩子,禀性原本就是善良的。当我们未看到他们善良的一面时,并不意味着善良不存在,只是缺少了发现善良的眼睛。

二、受伤的童心,不能再用伤害的方式解决

影片中被喻为“池塘之底”的男子寄宿学校,那里的孩子的成长环境几乎都很差。他们当中有离异家庭的,有父母双亡的等等。因为成长的道路上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导致他们的性格怪异,行为极端,因此调皮捣蛋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对此,本应以足够的关爱与善意的回应来慢慢瓦解已近冰冷的童心。但那里的校长和先前的个别老师们却是体罚狂魔,在对待这些“问题”孩子所出现的问题上,更是遵循着"犯错——惩罚"这一“土原则”,只要学生出错,体罚便是唯一的惩戒手段。

那结果是怎样?孩子们只会在他面前表现的听话、害怕,但他们心中的恶丝毫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

最终,一直有暴力倾向的少年孟丹,在被冤枉为偷窃而遭校长毒打、关禁闭直至将要坐牢后,内心极度扭曲,用一把火不但烧毁了学校,更烧毁了校长的升迁之路,可谓给了“体罚”式教育一记响亮的耳光。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管教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家长。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记住了!但这样的做法通常只是治标不治本,学会撒谎,欺骗父母,或者越来越难以管教,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特别严重的甚至会留下心理阴影。

记得自己的一位同事,有一天晚上,在不了解孩子不愿写作业真实原因的情况下,便批头盖脸地狠批,导致孩子第二天便离家出走,好不容易才找回来。事后才得知,孩子不想写作业是因为头痛、身体不舒服,不但后怕,更是后悔不已。

救治病人,有以毒攻毒之说,但对孩子内心的教育引导,特别是对已经出现问题的孩子,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加以解决,结果只能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三、带有温度的关爱,才是对孩子内心最好的呵护

每一位孩子犹如天使,而天使是不分好坏的。当如天使翅膀的童心被伤害时,做为灵魂工程师的施教者断不可往受伤的翅膀上再撒一把盐,而是要用关爱式的回应为他们受伤的翅膀加固,甚至可以带着他们再飞一段。

1.我在你身边

马修第一次上课时,学生乐格克抢走了马修老师的公文包,校长来质问,马修平静地掩饰:“什么也没有“。

三个孩子撬开柜子,从马修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他珍藏的乐谱,躲在厕所里翻看。学监闻讯赶来,马修再一次声明:“没什么”。

皮埃尔因为违反课堂纪律,被校长关禁闭,不能在规定的探视时间和母亲见面,马修则替皮埃尔圆谎,说他到医院补牙去了。

长期被粗暴对待的孩子,潜意识里会觉得自己很差劲儿,所以只配受这样的惩罚。而马修却凭借自身的柔软与善意,让他们知道,老师在问题的处理上是可以站到他们这一边的,而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也同样是也可以被宽容和善待的。

记得有一次到医院里给孩子拿药,无意中看到两位孩子都准备接打预防针,一位孩子在母亲的把按下,打完了预防针,从开始到完成嚎啕大哭。从他眼神中能看到他是很恐惧的,或许正是因为他觉得最信任的人母亲,也站到了他的对立面这个缘故吧。

而另一位孩子,在母亲的引导下,特别是那句“别怕,有妈妈在身边”这句话,着实让孩子放松了不少,那位孩子只有在针头扎到皮肤的时候,叫了一句,就不再哭了,只是用眼睛一直盯着他的母亲。

当孩子们每天都能体会到被他人所理解、关爱与支持,被善意所包围,日复一日,他们身上的戾气渐渐消褪,开始显露善良的本性。

2.发现闪光点

老师和家长对这群孩子都不抱希望,校长甚至说:永远不要指望他们变好。马修老师却反驳道:永远别说永远,希望就在前方。别人看到了孩子的顽劣、不可救药,而马修却看到了他们的闪光点。

有一天,孩子们唱歌骂马修是秃顶,马修不仅没生气,还很兴奋地意识到:他们虽然唱的不怎么样,可是他们爱唱。

他成立了合唱团,并针对每个孩子的音色分出高中低音,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皮埃尔生性格敏感,习惯用冷漠武装自己,对音乐却有着天生的灵性,马修察觉后,不但让他加入到合唱团,还说服皮埃尔的母亲,把皮埃尔送进最好的音乐学校,发挥他的天赋。最终,皮埃尔得以在里昂音乐学院深造,成为著名指挥家。

事实证明,池塘之底,若见光明,亦可育出天籁之音。

是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要给孩子充分的理由,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寻回自己的自信。作为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你不笨”、“你挺棒的”这些话对孩子的激励作用并不大。只有深入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3.用爱去化开

“池塘之底”的这群“问题儿童”,看起来劣迹斑斑,但马修却一语道破天机:小可怜们只是需要理解罢了。

片中孩子乐格克搞恶作剧,把墨水瓶放在门上,砸伤了神父的眼睛。马修却没有把他交给校长,接受体罚,而是和他偷偷达成协议,让他去照顾神父。

结果,毫不知情的神父拍着孩子的肩膀说:“你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无可救药,其实你的内心是个好孩子。”在那一刻,这个“坏孩子”开始改变了。

而是让那个孩子去照顾被他伤害的马桑大叔直到痊愈。他站在病床前的愧疚让马修知道,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次,他发现一个男同学拾起一块砖头想砸另一个同学,他及时制止了,并要这个学生到他办公室去。

这个男同学到了陶先生的办公室,陶先生掏出一颗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守时,准时到了我的办公室。“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给学生:“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等到陶行知先生拿出第三颗糖时,这个同学声泪俱下:“校长,我知道错了,我不该打人。”陶先生又拿出第四颗糖:“你勇于承认错误,这是我奖励给你的第四颗糖。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电影里有一段话特别感人:

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

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这世间最温暖、最有力量安抚孩子们受伤的心灵便是带有温度的真爱,每个孩子都应该被爱,而知道自己值得被爱,正是救赎的开始。

写在最后

影片中从刚开始的问题孩子到后来开始向好孩子转变,并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这在告诉我们,当阳光洒向地狱,当音乐传遍人间,连恶魔也会随之动容。尘封已久的善良,终究还是需要用善良的方式去打开,用爱的回应去救赎。

你可能感兴趣的:(《放牛班的春天》:每颗冻结已久的童心,都要用爱的温度冰释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