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打卡:再说仪式感

现在的年轻人在一年的新旧交替时喜欢聚在一起倒计时,完成一个有仪式感的跨年。而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新年是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的,而且这个年至少要过半个月,一直到正月十五,甚至在民间还有俗语:不出正月都是年。如果论起年俗,那么从腊月(12月)就已经开始有各种仪式来迎接新年了。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春节是中国人仪式感集中体现的日子。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从这一天起,各种形式丰富的仪式就开始排班上场了。这一天直到除夕之前,人们主要以打扫房屋,置办年货为主。

除夕的这一天,是家族中人阖家团圆的日子。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春运,就是亲情的感召,仪式的力量,无论多难,这一天,无数中国人只有一个念头:回家!家家户户从晨起就开始忙碌。鲁迅用文字详述过这一天的景象:“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李安在《饮食男女》电影中用影像生动表现了父亲准备团圆饭的过程,那就是每个中国家庭的景象。当金乌西落、月上柳梢的这一刻,终于准备停当的人们摆上菜肴、倒上美酒,庆祝团圆。

然而这一天的团圆不仅是在场的人,还要和已经不在的祖先团圆。鲁迅说因为他家里“正月里供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所以闰土来到他家里看守这些祭器才相识的。以前的大户人家祭祀仪式是很隆重的,以报祭祖先的恩德。现在这些繁琐的传统已简单很多,在我家里只保留了摆放逝去祖父母的照片,在照片前放几盘食物和酒,点上一炷香,鞠躬拜祭后我们才能吃饭的传统。夜半再去一个四通八达的路口为先人烧一些纸钱,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可以过一个宽裕的新年。

除夕这天的晚上,人们在吃完团圆饭后,会全家聚在一起守岁。鲁迅在《祝福》中有这样的描写:“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近几十年来人们的守岁已经变成了看电视,大家都守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第二天拜年时的话题继续讨论昨天的联欢晚会。

从正月初一开始,人们会通过舞狮、放爆竹、拜年等仪式来贯穿整个节日。每年的正月十五,民间还有赏花灯、猜灯谜、闹元宵等仪式。这些年来,传统推陈出新,春节假期人们大多选择出游、休闲,发电子信息、发朋友圈、抢红包代替了传统的拜年。传统只在饮食中保留,初一的饺子还是家家都要吃的。至于“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风俗,出于保护环境的需要,防止每年的春节都PM2.5爆表,爆竹声零落了许多,“屠苏草”泡的酒也已踪迹全无。然而饮酒却依然是春节期间最有仪式感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3打卡:再说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