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不做什么

这个世界上最好卖的商品是什么?这是个好问题,先停下来,凭记忆好好想想究竟是什么。

香烟?零食?酒?还是毒品?这些都是利润极高,且销量极大的商品,衣服、香水等我们觉得很好卖的商品,其实卖不过它们。

但是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商品,几乎是每个人都想要的,而且一定会买,还会花很高的代价。这种商品叫做成功,终其一生人都在追求成功,虽然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但每个人都希望死的时候比出生的时候要活得更好。

以至于成功学是一门专门的学科,且是书店里卖的最多的书籍也是成功学。然而关于成功学有个悖论:

如果按照书里说的去做就能成功,那么作者应该是已经成功了,那还需要写书吗?

显然成功并不如成功学作者所说的那般容易,因为他们对成功的定义更多的关注于结果,只要设定一个他们认为的目标,然后用一些纸上谈兵的方法去做就可以了,而不清楚成功其实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状态。

要想弄清楚什么是成功,其实我们不应该听这些作者的话,而是去看那些「已经成功」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这其中我最佩服的人是段永平先生.

他是著名的企业家,把濒临破产的电子厂救活,并且创办了步步高;

他是优秀的投资人,中国第一个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人,在网易上赚了 100 多倍,持有苹果股票最多的中国人;

他还是一位好老师,带出了 oppo 的陈明永和 vivo的沈炜,还带出了拼多多的黄铮,以及极兔快递的李杰。

雪球之前出了一本电子书--叫《段永平投资问答录(商业逻辑篇)》,是段永平这些年来在博客、雪球上与网友互动的一些言论摘录下来集结出版的。我阅读完之后,对「本分+平常心」印象非常深刻,段永平先生说自己的成功,都来自于这两点。

所谓本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理性」,回归事物本质--做对的事情以及把事情做对。

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反过来就很好玩了,难道还有人会故意去做错的事情?看看有多少人抽烟喝酒你就会明白了,看看有多少人经常熬夜,看看有多少家长回家不管孩子,看看大街上有多少餐馆和胖子,就知道做错的事情很容易,做对的事情其实很难,因为做错的事情短期总会有诱惑,而做对的事情要获得反馈需要的时间更长一些。

把事情做对看起来就更难一些,是要停止做错的事情。这种做一次爽一次的效果,让人一开始就停不下来,就像从国道上了高速路,只想加速,看看身边刷抖音的人群就知道了,除了我自家的孩以外,亲戚家的小孩无一例外都会刷抖音。大人开始不知道刷抖音不好,后来知道了却已经停不下来了,一旦不让孩子继续刷就是哭闹和鸡飞狗跳,相比之下让孩子一直刷自己要舒服得多,这是一种非常致命的短期诱惑。

所以人们其实不是不愿意,而是因为总要抵抗短期诱惑,这有多难?去想一想烟瘾犯了的人就知道了,去看一看那些见到美食就挪不动腿的人就知道了,想他们停下来恐怕难如登天。结果长期来看,他们就是愿意做错的事情,以及让事情一直错下去。

所以「本分」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很难做到的,由此段永平先生才有一个「不为清单(stop doing list)」--不是要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就像查理芒格说:

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那我永远也不去那个地方

你看,只要不做错的事情,停止把事情做错,那剩下的不就都是对的吗?这就是成功。

所以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说:

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从这个角度看,很多我们追求的东西其实反过来想就容易得多。比如如何判断投资中「趋势」,李笑来老师是这么想的:

我在判断一个「趋势」是否「已然成立」有个非常简单直接粗暴有效的分辨模式:

不是看大多数人是否都已经接受,而是看是否大多数人都无法否认

而大多数人追求的自由,也是如此:

自由并不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自己不想干什么可以不干什么。

你看,是不是这样?重要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不做什么

好了,如果你现在碰到了问题,不妨停下来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处在错误的事情的短期诱惑之中?为了更长远的未来,我们需要踩下刹车,好好想一想自己的不为清单。

毕竟,错了一时爽,爽完加倍偿。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要的是不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