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每日一读71

《论语》里仁篇第四5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大意】孔子说:“富和贵,人人向往,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那就别想真正享受它;贫和贱,人人厌恶,不以正当方法摆脱,那你永远也别想真正摆脱它。君子失去了仁心,哪里还算君子?君子是时刻都不会违背仁心的,紧急时如此,颠沛时也如此。”

【一点启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因为喜爱荣华富贵,便不择手段,去争取。以免不凭良心做事,导致自做自受,承受恶果。无论富贵还是贫穷,只要秉持仁爱之心,采取的方式也正当,都值得我们敬佩。

【浅谈】

(1)贫贱富贵是君子人格的试金石,颠沛流离中更见人品。夫子这段话特别有中国文人的力量。

(2)富贵之于君子,不会去贪,去拉邦结派,更不会去谄媚,否则内心不平静,不舒服,甚至惶恐。贫困之于君子,暂时用正道摆脱不了,也沒有什么大不了。

(3)今天有些网红为出名,不择手段。说严重点,赚钱不要脸,期望出名后再洗白。“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仁义道德、脸都不要了,要那么多名声钱财干嘛?!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4)一顿饭的工夫仁人也不找,不使劲,该干嘛干嘛,从心所欲不逾钜。君子时时刻刻处处去修行,这样显露出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是自然而然的,也必是符合仁的,即合道之人。即习惯成自然。

(5)举个例子,对服务员、对保安、门卫、保洁员这些基层劳动者的态度最体现一个人的人品及素养。欺负弱者必是小人行经。

(6)看一个人的修养绝不是看对你好还是不好,而是对他人的态度,尤其是对父母、对陌生人、普通人的态度。

这才是“无终食之间违仁”的真实含义。所以吃饭也是修练的好时机,佛家言:“修道无非是吃饭睡觉”

(7)像夫子一切都那么自然,舒服、流畅,不用使劲。这才是一个修行人的良好状态。反过来,对家人拍桌子,对服务员发脾气,这才累,这是装,非正常状态;同样,平时对上唯唯诺诺,对客户毕恭毕竞,这样也是装,不正常。这种使劲会令自己心里扭曲。慢慢心理不平衡,出问题。

(8)一个仁人在急迫匆忙中,颠沛流离时,依然不使劲,该干嘛干嘛,依道而行。如阳明先生遇宁王追杀,依然内心淡定,清醒地看待周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这种定力的确不容易,仁人的状态亦接近佛家禅的境界,舒服、合适、惬意。所以修行是一辈子的事,让我们从始至终,慎终如始,做同一人。

(9)如果说焦虑是对无常的抗拒,那么危急时刻就是见证人品的镜子。我们平时所有的修行,提升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或许都是为了“事上见”,即以事验人。在遇到危难或突发状况,能否做到冷静沉着、不逃避、不甩锅。尽人事听天命,那么离君子、离道也许不会太远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每日一读71)